《书的历史》 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


TAGS: 书的历史

  《书的历史》教学设计

  磨课心得

  通过开展这次活动,作为青年教师的我经历了课堂实践之后,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磨课、教学经历深有感触:1.教师的基本功还得继续努力改善,此外要重视课堂中的教学用语,力求生动活泼,简明精炼,多做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多说些赏识性的语言,不仅维护学生自尊,还能使师生关系更为亲密融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2.应对不同场面的教学现场需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伪装”自己。3.面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研读文本,并钻入文本,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设计新颖独特。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因此,课堂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放胆交流,敢于创新。5.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6.建立各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此次大赛我还观摩了不同老师的精彩课例,在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方法中不停地品尝语文味,慢慢感悟着语文教学的博大精深、灵活多样。

  此次评优大赛告诉我们一个信号: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就应该想好这节课我们究竟要交给学生什么东西?我这节课将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在进课堂前和出课堂后她究竟得到了什么成长-----“放箸未觉全盘空”,三分靠课内,七分在课外。“吾日三省吾身!”这样近距离的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聆听专家的点评,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新手,一定要不断学习语文教学理论,以新思想、新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要认真的学习课标、深入的钻研教材,准确的把握年段目标和教材编排意图;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落实在每一节课中,让学

  生学有所获。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在享受精神盛筵的同时,带给我许多思维的碰撞,路漫漫之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次赛课是我教学生涯的第一课,让我有了一次接受“洗礼”的感觉,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埋头于教材之中,还要抬起头来关注你的学生,要把“教”和“学”都握在手中。

  在这里我要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大力帮助,更加感谢学校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感谢专家的引领。今后,我将不断地充实自己,上好每一堂课!

  教学内容

  《书的历史》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书的材料发展过程,感受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介绍书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让学生在三种不同材料上写字,并试着装订成一本简易的书,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不同材料来制作书的优缺点;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探索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做书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并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本课通过设计对比的分层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书写材料和现在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在体验中感受,在交流分享中获取制作书的材料变化历史,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empirenews.page--]

  3.用纸这种材料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科学态度目标

  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生活中科技的发展带动书的演变,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陶泥板、树枝笔、竹简、竹片、毛笔、墨水、、白纸、笔、记录表。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的历史。

  1.提问揭示课题:我们今天要上的课是?

  2.了解书的历史。播放书的历史微视频,解说词如下:

  在很早很早以前,根本没有纸,人们会用树枝在陶泥上刻一些简单的文字符号。后来,人们会在乌龟壳上,动物的骨头上刻划文字,这相当于最早的“书”了。技术发展了,人们会在青铜器上铸字,但这还不算真正的书。真正的书出现在战国时期,有人用毛笔将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保存,并用绳子编册成书,我们称它为简册。因为竹片和木片比较容易获得,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用这种材料。简册,虽然使用较为普遍,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简册有些重。丝绸出现后,人们便在轻巧的丝绸上写字,称之为缣帛,可是丝绸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出现了——蔡伦。他是一位很会动脑筋的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造出了一种书写材料——纸。他用树皮、麻头和破渔网作为原料,经过多次加工,制出了最早的纸——蔡侯纸,这也是是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3.小蜗牛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材料做的书呢?4.这些文字是怎么写到这些材料上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书的历史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做书材料变化形成系统的认识和思考。)

  二、探索活动——在泥板、竹片、纸三种材料上写字,让学生对三种材料的特点有自己的认识。活动一:

  1.课件播放穿越到陶泥时代,知道这个时候人们会在用树枝在泥板上写字。2.继续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知道这个时候人们会用毛笔在竹片或木片上写字。活动二:

  1.出示学生在泥板、竹片、纸写字的照片,讲解学生小组书写时要注意的事项。2.请一名学生读一读小蜗牛提出的活动要求:(1)音乐响起,小组长分发材料。

  (2)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三种材料上写出你姓什么并小声交流感受。(3)音乐停止,小组长先用餐巾纸盖住墨汁,组员把所有材料放进工具盒。(4)小组长把工具盒收进抽届里,坐姿最漂亮的小组获得红旗。活动三:

  1.活动交流,泥板、竹片和在纸中你喜欢哪种材料?老师这有一些描述材料特点的词语,你觉得纸有什么特点?

  2.出示三种材料体验记录表,讲解记录表怎么做和怎么把材料特点贴进相应的特点栏中。

  3.小组拿出一份体验活动记录表,小组讨论完成。4.小组汇报:你喜欢哪种材料?它有什么特点?5.哪种材料做为做书材料更好?为什么?三、动手操作:装订一本简易的书。

  1.提问:怎么把三种材料装订成册,各成为一本书?

  2.让三名学生进行装订比赛,其他学生观看并一起体验不同材料装订成书的不同。

  3.小结:其实,古代的时候泥板不用装订,平摆着看就好了,而竹片确实是用

  绳子穿起来的,老师这就有真正的竹简,看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的穿越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在不同材料上写字的过程,感受不同材料书写的优缺点。通过班级装订成三本书的过程,体验不同材料装订的难易程度,再次感受不同材料做书的优缺点。)四、研讨三种材料,比拼优缺点。[!--empirenews.page--]

  1.从书写方便、装订方便、携带方便、阅读方便四个优点开展“做书材料大比拼”的投票活动,讲解这四个优点的意思。

  2.学生讨论这三种材料的书的优点和缺点后,派小组长上来投票。

  2.通过交流讨论认识纸做为做书材料虽然有绝对的优势,但它也有缺点,从中渗透环保意识。

  五、引发学生对未来做书材料的思考,激发创造完美书的欲望。1.提问:要去除纸质书的缺点,未来要用什么材料做书好呢?2.动画播放电子书,让学生认识电子书的优缺点。

  3.情感激励:更好的,更环保的书要等同学们去发明创造。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书写、装订的体验活动后,对三种材料进行客观的评价,体会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提出问题:做书的材料还会有什么发展?启发学生去思考没有任何一种材料是最完美的,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更好的材料来做书,意识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板书设计:

  书的历史

  (图片)石头泥板壳骨铜竹片丝绸纸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材料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纸是学生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为什么做出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上一篇: 《认识感官》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2单元

下一篇:《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下册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