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教学设计,部编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TAGS: 能源

  《能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苏教2001课标版六年级下册5单元第3课《能源》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初步认识能源;第二部分是了解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危机,体验可再生性能源的作用。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位于全册教材的第五单元,前面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及《能量的转换》两课,后面还有《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一课。这课教材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又为下一课的教学做了铺垫,起到了知识迁移,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从熟悉的能量入手学习能源并不困难,完全可以通过找寻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引出能源话题,进而了解能源的基本概况,区分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并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这也为顺利地进行可再生性能源的探究实验奠定了基础。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

  能源种类繁多,知识涉及面很广,这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4、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IPAD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地点击网络交互课件进行学习。并且能够简单地搜集和整理网络课件内容,进行网络留言或交流。学生能用IPAD将小组内设计的可再生能源创新设计图拍摄下来,分享给其他小组,达到交流合作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的能源,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2.知道能源分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能区分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太阳能、风车、水车实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2.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制定策略、观察记录、动手完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3.学生探究如何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2.学生通过查找分析,意识到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能源的特点及分类;

  2.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生成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创意。六、教学方法

  在导入新课阶段主要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在解决教学重点时以自主

  探究为主,通过对资料的查阅、分析、归类、概括来完成科学知识层面的目标;在突破教学难点时以动手实践为主,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类比来完成科学探索及科学态度层面的目标;在课外延伸环节,采用网站留言的方式,以师生互动式评价引发学生的高阶思维。

  七、活动准备

  Flash、PPT课件、IPAD网络课件、IPAD、风车实验器材、水车实验器材、太阳能实验器材。

  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切入生活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出示教材57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中物品利用了哪些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通过预设,将答案隐藏在课件中,随着学生回答的顺序显示出来。)2.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说生活中的太阳能热水器、电灯、电扇、电脑、暖气、火炉、电热水器、洗衣机、燃气热水

  器、煤气灶、汽车等各使用了什么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2.明确学习目标。[!--empirenews.page--]

  1.利用图片再现生活场景,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能源与我

  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由能量引出能源,实现了知识迁移。

  说明:制作PPT课件时,将教材上的图加以修改,去掉原图中学生很少见的煤油灯,添加上电脑、汽车,使画面更接近生活。应用资源自主学习解决重点

  1.引导学生将找出的能源按产生方式加以分类,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探1.将“太阳、电、木材、煤炭、汽油、天然气”按“自然形成”和“加工提炼”1.分类,不仅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究的是自然形成的能源。

  2.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自然界中的能源。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的标准进行分类。

  2.进入资源网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了解自然界中的能源。

  3.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加以概括,并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与同学分享。

  2.借助网站上丰富的资源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探究性、自主性得到了落实。

  3.对所学资料进行

  比较、概括,能锻炼学生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

  说明:网站的建立为学生迅速有效地获取与共享信息提供了保障,图片、视频、相关报道极大地扩充了学习资源。仅就“自然界中的能源”这一板块为例,网站就有十个网页,包含了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及核能的相关知识。

  深入探究动手实验突破难点1.引导学生将自然界中的能源按是否能再生来分类。

  2.组织学生再次利用网络资源认识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危机。

  1.学生在白板上将代表能源的小图标拖拽到相应的区域,完成分类。

  2.进入网站的“不可再生性能源”页面,了解不可再生性能源的生成过程,消耗状况及存储量,并交1.此处的分类是对学生前面自主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也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2.这一轮的自主学

  习重在让学生运用分析、综合的思维方式,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3.为学生提供“太阳能、风能、水能”三项实验的素材,提出实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感受可再生性能源的实际应用。

  4.引导学生设计出新的利用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装置,探索可再生性能源广阔的利用空间。流汇报。

  3.进入网站的“可再生性能源”页面,初步了解三项实验,选择喜欢的实验,设计好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充分认识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现象。

  4.对所做实验进行总结、反思,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在班内交流。

  3.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自主动脑制定策略,自主动手完成操作,一系列的自主活动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运用推理、类比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说明:资源网站中开辟了“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板块。在资源提供上,“不可再生性能源”板块注重体现严峻形势,利用动画视频再现化石能源的漫长生成过程,利用大量数据、相关报道、统计图表介绍其消耗速度及储备现状,这样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危机的存在;“可再生性能源”板块为学生介绍了三个利用可再生性能源工作的模型装置,供学生自主选择。

  课堂总结课外延伸布置课后要求拓展作业,倡议同学响

  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保护绿水青

  山,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我们做起。[!--empirenews.page--]

  课后完善自己的创意上传到网站的留言板上。

  课堂教学时间的

  结束绝不代表着学生探究活动的停止,学生应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习科学。

  说明:本课的网站设计为互动模式,学生将自己的创意用语言、图画等形式表述出来,上传到“留言板”上,师生可进行交互式评价,体现评价的多元性。板书设计:

  能源

  不可再生性能源可再生性能源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反思本节课,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信息技术与科学课完美整合。针对本课教材特点,我在备课时精心制作了资源网站,丰富的、生动的、便捷的网络资源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能源知识,使教材“活”起来,也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同时,网站设计为互动模式,不仅信息共享,同学们还可以上传自己的创意,为师生交互式评价提供了平台。

  第二、自主活动与合作探究充分融合。学生自主进入资源网站,再小组研讨,充分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有关能源的知识。在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实验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这也突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充分的探究活动给了学生观察、思考的机会,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小组合作中思才会有思维的碰撞,灵感的火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体验科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三、科学创新与环保意识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我们当今世界研究的课题。本课老师引导学生设计出可再生能源的模型装置图,

  探索可再生性能源广阔的利用空间,不但培养了学生科学创新精神,更让学生明确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绿色青山的环保大事。


上一篇: 《它溶解了吗》教学设计,部编小学科学湘科2017课标版二年级上册

下一篇:《玩镜子》教学设计,部编小学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