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重重叠叠》教案分析


TAGS: 重重叠叠

  二年级美术下册《重重叠叠》教案分析

  第2课 重重叠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

  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 重叠的概念: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 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2、 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发展阶段)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

  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

  四.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3.拓展: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教学反思:


    上一篇: 二年级美术下册《漂亮的包装纸》教案分析

    下一篇:二年级美术下册《纸片插接》教案分析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