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尿的形成和排出》《生物学》七年级下第生物圈中的人第5章 第一节的内容。本章的教材内容与前面的三章的内容联系密切。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化系统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来完成。这些系统的活动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因此本节教材在讲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安排了本节内容。

  它在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探究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根据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法的学习形式,推测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再结合多媒体动画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2、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3、通过动手制作肾单位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重难点的确立:

  学生分析---教材难度相对初一学生来说很难,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抽象思维能力与初三学生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分解教材难度,让初一的学生能够学会,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立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肾脏的结构(供血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的理解。

  四、重难点突破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采取以下手段:

  1、观察肾脏的宏观结构


    上一篇: 七年级生物下册《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下一篇: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