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文艺2011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歌表演)拾豆豆 教学设计
TAGS: 拾豆豆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愉快而又朴实的形象。
学情分析及教学设想:
音乐课标的学段目标中提到,三年级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参与——体验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以感受为主,始终在情境中去了解歌曲内容,感知音乐形象及民歌风格,努力做到以情带声,去表达歌曲的意境和快乐的心情。课标指出:"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在学习歌曲的设计中,我为学生创设多种体验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形式,充分利用模仿山西童谣、生动的情景互动、俏皮的律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山西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韵味儿。也体现了课标中要求的“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通过情境去解决下滑音、附点八分音符、休止符等等难点。以此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能积极参与歌曲的律动活动,通过模仿、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能与他人合作,用二声部填充的演唱和轮唱表现歌曲。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童谣导入1.听童谣。
师:教师演唱山西民歌《交城山》。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是我们学过的哪首歌曲吗?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生回答:山西民歌,《交城山》。
师:山西是个好地方,山美、水美、歌更美!有位山西大姐姐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山西的童谣。听!你能听懂童谣里说了什么内容?
[课件播放山西童谣音视频]
“胖丫丫哎,俊妞妞,手牵着手儿过沟沟。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生回答:(讲内容,师出示板书。)
师:那你知道“胖丫丫”指谁?“俊妞妞”又指谁?生回答:“胖丫丫”指男孩子,“俊妞妞”指女孩子。
师:在山西啊,人们把小男孩换作胖丫丫,把小女孩换作俊妞妞。2.学童谣。
师:想听老师用山西方言模仿一下这首山西童谣吗?听老师模仿的像不像?
[课件出示童谣]
师:你想学上二句吗?请跟着老师读一读。(师带读,学生模仿读)
二、学习歌曲1.听一听(教师范唱)
[课件出示完整歌谱,歌曲伴奏音频]
师:这首童谣还被编成一首歌曲呢,请你边听老师演唱边想,歌曲中拾豆豆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
生:(说歌曲情绪)快乐、开心……….
师:看来歌曲的情绪传递给了大家。是的,每到丰收的季节,山西的小朋友为了不浪费每一颗粮食,就会去拾那些收割时掉落在田间地头的各种豆豆,所以他们劳动时是非常快乐和兴奋的。
2.动一动(随旋律律动)
师:那就让我们带上这样的情绪动一动,来感受这种劳动的快乐吧!请你跟我一起做。
[播放课件,第一段歌曲范唱。](1)跟老师做(做一段)胖丫丫,哎!俊妞妞,左右侧手牵着手儿过沟沟。左右侧
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指划弧线咿呀得儿呦,晃——
一拾就拾了一兜兜,扯衣襟做兜兜呀咿儿呦。晃——
(2)选择动作做得好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再做一次律动。师:比一比谁的表情最得意。3.唱一唱
[出示课件,完整歌谱及范唱音乐]
(1)默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与节奏的关系)
师:既然你们动作做得这么好,那就请你带上这种感觉来唱一唱吧。
首先,请你随范唱用心唱法来默唱歌曲一遍,拿出你们最饱满的情绪和最好的表情来唱。
(2)跟老师随歌曲画一画旋律线。
(3)师边弹奏旋律边唱谱,学生跟随师的弹唱伴奏划拍。认识学唱“下滑音”。
师:出示板书下滑音,师讲解下滑音标记在音符的后面,该音要向下滑唱。(师唱学生模仿)。《拾豆豆》这首歌曲里的下滑音(哎)是答应的意思,我们答应的亲切一些就可以了。
[出示课件,歌谱及随伴奏自动划拍]
(4)看歌谱,拿起手来随伴奏边划拍边认唱歌谱。(5)随琴边划拍边跟随老师唱歌谱。师:这一遍请轻声地跟着老师唱。(6)完整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把歌词也加进来,完整地唱一唱。4、说一说(旋律特点与方言的关系)(1)说方言
[课件出示第一段歌曲,教师白板标注圈画。]
师:孩子们,这浓浓的山西味就藏在我们的歌曲里。山西民歌中起伏的旋律和山西方言的腔调是紧密联系的,请边听老师说、唱,边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把这几个字圈起来。你能找到答案吗?(教师读一句童谣,唱一句歌词,并带上手势。)
生:回答这几个字是重音,语气加重。
师:对。山西民歌中起伏的旋律和山西方言的腔调是紧密联系的,正所谓“音随腔走”。你们来试一试。
(2)歌词“过沟沟”。
师:胖丫丫和俊妞妞拾了一兜兜豆豆,准备要过沟沟了,你觉得他们过沟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呀,脚步要怎么样。
生:注意豆子别掉了,要小心。师:对。那我们用什么声音演唱呢?要求:用轻巧、俏皮的声音演唱。
师:没错,唱的时候还要小心翼翼一点,带上动作试一试。
(3)歌曲的情境。(最后一句休止符)师:他们拾了多少豆豆啊!几兜兜啊?
师:对,他们“一拾就拾了一兜兜”,(师边说边模仿)那他们的歌声为什么突然断了一下?
生:惊喜。
师:那惊喜时你是什么表情?生:模仿惊喜时的表情。(张大嘴)
师:哦,嘴巴张得像休止符似的。正因为休止符的作用使我们的音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就让我们带上这个动作唱一唱。
师:哟,你的表情很传神哎,你拾了满满一兜兜的豆豆啊,要不要向小伙伴们炫耀一下,那就再得意一点。
三、拓展练习
合作用二声部填充式的演唱和轮唱表现歌曲。(1)对一对。①师生对话。
师:在坐的小朋友,都是老师最喜欢的胖丫丫、俊妞妞,我叫你们的时候可要答应哦!当我喊胖丫丫的时候,请这边的男孩子们用“哎”来回应我,当我喊俊妞妞的时候,请这边的女孩子们用“哦”来回应。
师生互动对唱这一乐句。
②生生对唱这一乐句。(当你呼唤的时候,要带上动作对着他们喊哦。引导学生自然、要有交流、互动。)
(2)分声部轮唱歌曲第三乐句。
将男、女生分成二个声部,轮唱“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咿呀得儿呦”。这一句。
①师请一位“胖丫丫”和老师合作来轮唱这一句,你们听我们是采用什么演唱形式唱的?(生回答:轮唱)
②师:我们让俊妞妞先过沟沟,胖丫丫等俊妞妞们唱完二小节后再过沟沟唱这一句。胖丫丫和俊妞妞来轮唱这一句。
②生生合作进行这一句的轮唱。四、测评完整演唱。
[课件出示,完整曲谱,播放加轮唱的完整歌曲伴奏]
①师:请你们加入动作,男女生互相应答。并轮唱“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咿呀得儿呦”。这一句。拿出你们最得意的表情,唱出最浓的山西味。
②师:你们表现很好,老师将你们精彩的瞬间拍摄了下来。想看吗?看看谁的表情最得意,谁的声音最动听!看完简单评价谁演唱的好。教师小结:是的,唱歌要带着表情有感情的演唱,倾注情感、用心演唱的歌声才能打动人。
五、结束语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跟着音乐拾了满满一兜兜的豆豆,老师也从你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山西味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风格的民歌,这些歌曲朗朗上口,代代相传,你们还想学吗?祝愿你们今后在音乐的世界里,拾到更多快乐的金豆豆。
最新文章
-
小学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四年级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 -
小学音乐人教2011课标版(简谱)六年级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 -
小学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简谱)六年级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 -
小学音乐人音2011课标版(简谱)四年级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 -
小学音乐苏少2011课标版(简谱)一年级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 -
《土风舞》教学设计,小学音乐花城粤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 -
人音2011课标版(简谱)六年级上册 演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 -
《共产儿童团歌》教学设计,小学音乐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 -
《森林铁匠》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沪音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 -
部编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云
第五课(歌表演)拾豆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是较典型的起承转合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