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实录


TAGS: 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一、据形索义,识字解题

  王宝川

  师:先来认一个字。甲骨文,认真看,仔细想,什么字 一起说。

  生:人。

  师:说“人”。呵呵,仔细看下半部分,其实是个“大”字,是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义就是头顶,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后来引申指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生:(恍然大悟)天。(板:天)

  师: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看第二个字。(出示甲骨文“ ”)什么字。

  生:门。

  师: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就是门字。

  师:老师再加上一个字

  生:山。(板“山”)

  师:连起来读——

  生:天门山。

  师:汉字是表意的,就根据这三个字,想一想,这叫做天门山的山是怎样的?

  生:很高很高。

  师:你关注的那个字叫做天字,很高很高的山可以叫“天山”!天门山呢?(强调“门”字)

  生:就是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很雄伟的山。

  师:看(PPT)就像你们说的这样,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出示注释1PPT)天门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做天门山。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乘船经过这儿(板:李白),提笔写下了《望天门山》。(板:望)什么叫“望”?

  生:看。

  师:怎样的“看”是望呢?

  生:向远处看。

  师:“望”字的甲骨文很传神,(出示)你们看,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抬头向远处看。这就是望,让我们带着理解一起读课题——

  生:望天门山。

  师:向远处看,读出望的感觉,再来。

  生:望天门山。真好(“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诗是歌”,读出韵味。

  这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

  师: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同时古诗还要读清楚节奏。读完后还可以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这首诗的意思,时间3分钟。5:00

  (生自由读诗)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同学还摇头晃脑,这就是读诗的状态。谁来读?7:00[!--empirenews.page--]

  (一生读全诗)

  师: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这两个词,你再读读:第一个“中断”、第二个“至此回”。

  来,一起读,生齐读:中断、至此回。

  师:谁再读读这首诗?这次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一生读,速度较快。声音很好听)

  师: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它的停顿是二、二、三。不过读得快了点,这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点,读出辽远的感觉。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老师用手势指挥该生读第一句,效果明显)

  师:后面三句,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千万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

  师:诗歌诗歌,诗中有歌。歌中有合唱,咱们这次就来个叠读。你们读“天门-中断-楚江—开—”,老师重复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生合作读)

  师:怎嘛样,换一下,老师读一句,你们依老师的节奏重复后三个字——

  (师生合作,最后一句重复)12:00

  师:诗中有歌,诗中也可以有画赏。《望天门山》一句一景,且是连环画。每一句诗都有什么景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用你的笔圈画出来13:00。

  师:好,你都找到了那些景?(板:景)

  生:楚江、碧水、青山、孤帆。

  师:有没有补充?生:天门、日边。

  师:真好,这叫读得细,找得清。把你们的回答合起来 就是一幅画,天门山、楚江、白帆、红日,碧水,色彩艳丽。

  师:天门山开始我们有所了解,这楚江有人知道吗?

  生:就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一段。

  师: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释

  师:对,就要这样读书,你们看,楚江就是流经楚国的一段叫做楚江,那流经吴国的叫什么?

  生:吴江

  师:长江,江水,江水的气势,给你什么印象?能用一个词吗?

  生1 生2 生3.

  师:这作者啊就是从这气势不凡的天门山,楚江入手,第二句碧水”写的都是楚江,第三句的青山指的也是天门山,三句从不同视角反复写了天门山、楚江。最后一句拉开视野写了“白帆、红日”,现在让我们一起乘着小船去感受天门山的景 感受天门山的气势”。、

三、[!--empirenews.page--]

1

  师:从什么字你感受到了天门山的气势。 生:开。

  师: 读古诗很有感悟力。和开组成一个词的是古诗中那个字? 生:断

  师:什么意思

  生:就是从中间断了。

  师:那我们一起聚焦这个“断”字,看“断”的小篆写法。(教师板书“断”的小篆写法)

  师:中间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全都剪断了,右边是一把锋利的斧头,就这个“断”字,你能想象得到天门山是怎么断的吗?生:劈开的。

  师:用刀给劈开的。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那把利斧,那把刀是什么? 生:是江水。

  师:这就是李白大胆的想象,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开”一双大手把门栓给拉开,如果天门山就是一扇门,那么你觉得大手是谁?生:是楚江。

  师:楚江是大手,楚江是利斧。把“断”和“开”送进这句话?闭上眼睛想一想。(老师读第一句诗,学生想象画面。)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

  生:有两座山相对出,楚江水从中间流出来。

  师:你看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楚江把山都冲开了,这样的气势,谁来读。(指名读,再读,男生读,全班读。)

2

  师:小船近了,李白坐在船上又看到了……生读:碧水东流至此回。又从那个字感受到了气势。 生:回

  师:真会读,“回”字非常有意思,它在字典里面有三种意思。(教师翻开字典)谁给大家读一读?

  生:一 、回旋,二、 回转,改变方向,三 、返回。

  师:“回”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由。(指名说)生:一回旋。

  师:你认为水中间有漩涡,对吗?有不同理解吗?

  生:我觉得是二,因为我觉得“碧水东流至此回”“东流”就是往回走。

  师:你是凭感觉走。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师:没有了。那我们把这个字再送回去,你们再读读这句诗。(学生再读本句。)碧水从西向东流,流的时候碰上了……生:天门山。

  师:于是,它不得不折向北流。那是第几种意思?生:第二种。

  师:对,是流到这儿改变方向。你们知道天门山相聚有多远吗?老师告诉你们,据记载这两山相聚数公里,也就是江面宽十几里,这么宽的江面,这么汹涌浩荡的江水。这天门山硬生生地让它们掉了个头,你觉得天门山怎么样?[!--empirenews.page--]

  生1:雄伟。生2:天门山很宽阔。

  师:很有力量的意思吗?真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愿来读。(指名读。)

  师:那是浩荡的水,那是山和水在较量,要读好那个“回”字。(再指名读)

  师:是水和山在较量。一起读。(全班齐读本句。)

  师:同学们,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形成了这样的状景。再读。(学生齐读一二两句。)

3

  师:真好。李白顺流而下,这船离山近了,他又望见了……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连点三个学生回答)

  师:有味道!什么叫相对呢?

  师:同学们,假如这就是楚江的一段,这是岸边的一座山,与他相对的是 与这座相对的是

  师:你们看这两两相对的山,是不是像一扇门,那作者为什么说是相对出呢?有没有做过车。

  生:

  师:你感受到了船在动。这就是化静为动。我们一起来想象,这就是眼前的青山……

  船行到这儿眼前一亮,啊!这两边的山景扑入眼中,船到这儿,又扑入眼中这就是“相对出”。一个“相对出”一个出字 化静为动。如果说李白就是远方客人,这座座青山就是。生:

  师:这么多迎宾客,你觉得李白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生:高兴、生:激动。

  师:这么高兴,这么激动的李白。船行到这儿,李白会说什么呢?30:00

  生:这山的景色多美啊!

  师:是呀,在李白眼里也许不仅仅是景色呢,他还会说什么?

  生:啊!这天门山为我而开,他们好像在迎接我呢!

  师:是啊!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欣喜的,是愉快的。带着你们的感受一起读。(学生齐读第三句诗。)

4

  师:李白乘坐小船欣喜的在青山间穿行的时候,他抬头向远处看,啊!眼前一片开阔,映入他眼帘的是……

  生1:孤帆一片日边来。生2: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如果说那两岸青山是李白看到的近景,那这孤帆红日是

  生:远景。

  师:那也让我们放眼望去,从这边望,天的尽头,那是 —水天(), 从这边望,那是无边(),李白眼前的水那是非常的 。

  师:也用上一个词,那叫….

  生:水天相接。 生:无边无际 生:无边无际

  师:想一想,眼前这样开阔的江面,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empirenews.page--]

  生:心旷神怡 生:开心

  师:多么高兴啊,带着你们的感受 读。孤帆一片….生:日边来。(全班一起接读。)

  师:青山出迎,孤帆来近。李白的心啊,陶醉在山水中….让我们合作读一读。两岸青山相对出……生: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相对出。生:日边来。

  师:相对出。生:日边来。

  师:相对出。生:日边来。

  师:同学们,李白融进了山水之中,山水融进了李白的心中。

四、

  师:此时,李白心情是愉快的,仅仅是因为天门山的美景吗?让老师来给你们讲讲这段故事吧。(出示资料)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自己终会有一天和大鹏鸟一样和风飞起,直上云霄。他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读—

  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PPT)。

  师:25岁的时候,(来自己读……)读明白了吗?25岁的时候,李白离开家乡,一年后(PPT地图)到达天门山,此时,天门山距离南京只有几十里路了,你知道李白为什么高兴了吗?

  生:李白为自己的才华被赏识而高兴,可以被朝廷重用了。

  师:你走进了李白的心中,实现抱负,指日可待,这样的情怎么表达呢?只有借眼前的山水来抒发,这就是借景抒情,(板:情)带着这种被举荐的心情 读——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可是,事与愿违啊,40岁以后来李白有机会在皇帝身边工作了近两年,但才华横溢的李白并没有被重用,相反找了个理由把他撵出来长安。这时侯你知道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生:伤心。生:难过,失望

  师:于是,他在《行路难》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欲 渡 黄 河 冰 塞(se)川 , 将 登 太 行(háng)雪 满 山。)

  师: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不同,景不同。当他心情苦闷时,这黄河啊都被冰堵满了他渡不了;这两组同学读——

  生:欲渡黄河冰塞川。

  师:情不同,景不同,同样写水,当他心情愉快时,楚江敞开胸怀欢迎他,这两组同学读——天门中断楚江开

  师:同样写山,当他心情苦闷时,这太行山堆满了雪,他登不上去,这两组同学读——将登太行雪满山

  师:同样写山,当他满怀抱负,意得志满的时候,这青山相对迎接他,这两组同学读——两岸青山相对出[!--empirenews.page--]

  师:这就是情有景生啊,同学们。只有有远大抱负的李白,只有心情愉快的李白才会写下《望天门山》读:《望天门山》

五、

  师:一千多年过去了,(课件:天门山) “天”“门”“山”的这些古字已经演变成了楷书,但是这些古字已经赋予山水更多的灵性。今天的人们来到这,都会想起这首诗,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读

  (一生深情地配乐诵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是啊,同学们,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天门山,还是那样险峻,它不仅仅是名山,它还是文化。如今附近郊游的孩子们,来到这儿就会不自觉的唱起这样一首歌

  (生配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今天也让 这些字、这座山、这首诗,这首歌,在我们心中荡漾。


上一篇: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反思

下一篇:鲁教五四学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伯牙绝弦》教材分析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