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学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对话中品味以“酒”相送的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然而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真是怀着对这份对情感的感动,我和我的孩子相携走进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送别诗。课堂上,我们穿越了时空,让孩子们在不断的对话中感悟王维与元二的深情厚谊。

  一、从诗题入手,以不同方式的自读体验,为对话作好铺奠。

  古诗的课堂教学要有活的气韵和美的意境。在开课之时,我与同学与孩子一起回顾学过的送别的古诗,从这千古流传的千古佳句中感悟古人那浓浓的友情,通过深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古诗的意境之中。

  学习语文,语感很重要。所以在理解课题时,我让学生自己读课题,发现在“元二”这应该读出停顿,谈自己对诗题的理解,通过读出停顿,理解题目的意思。想象送别的场景,给人的感受,带着感受再读课题,明白了通过朗读不仅能读懂意思,还能传递情感。

  二、以“细雨垂柳”为景语,进行第一次对话,感悟寓情于景的精妙。

  蒙蒙的细雨,瓦砾青青的客舍,随风摆动的柳条,这些景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雨”带个人的是一种伤感,而这“柳”字在古人眼里,更具有含义。为了学生能够明白“柳”字的深刻含义,我借助微视频,向学生讲明,“柳”字表达了两层意思,两种情感:一是挽留不舍之意,另一层是祝福之意。借助这些景物,学生感受到了王维的离情别绪。

  三、以“西出阳关”切入点,进行第二次对话,感受诗人心情。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我带领学生了解唐朝疆域图,学生看到从地图上短短的距离,实际上却有3000多公里。王维一路坎坷,一路艰辛,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也需要用上半年的时间。孩子们先想象了安西的样子,再看到了实际的安西是那样荒凉、贫瘠、人烟稀少。补充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转换角色,想象情境,如果自己就是王维想对元二说些什么呢?学生感受到西出阳关,满目荒凉,元二不仅要历经跋涉的艰辛,还要饱尝旅途的孤独。学生读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就更能体会作者送行时的心情,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确实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作者送别时的心情,读诗句时也是有情有味。[!--empirenews.page--]

  在教学中我根据诗歌特点,大胆地采用“以感情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对话,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想像、对话和反复诵读中,感受着两位好友的深情厚谊,领悟着作者的依依深情,在运用中体会着中国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但是在讲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语言的感染力还不够强等。

  课堂教学是一门带有遗憾的艺术。在我们的教学中,总会存在着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那也就是我们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完善的,知不足而改进!


上一篇: 人教五四学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人之初》识字课效果分析

下一篇:鲁教五四学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课标分析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