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弹力》教学设计


TAGS: 弹力

八年级物理《弹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方法

  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的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

  (1)对周围生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服务器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难点

  弹力的产生原因。

  教学用具

  各种测力计、钩码、弹簧、橡皮筋、泥、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引入

  教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2、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利用直尺、橡皮筋、弹簧、泥、纸以及同学们能找到的物体,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

  其他同学补充新的实验,汇成下表

物体受力后的形状

撤去力后的形状

用力压一把直尺使它变弯

直尺恢复原状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弹簧恢复原状

铝导线用力折弯

铝线不能恢复原状

橡皮泥用力捏,扁了

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

用力折一张纸,纸被折弯

纸不能恢复原状

用力把橡皮筋拉长

橡皮筋能恢复原状

  教师: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直尺,用力压变弯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橡皮泥用力捏,扁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教师:结合刚才实验所得归纳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

  板书:1、我们把像弹簧这类物体一样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叫弹性。

  2、像橡皮泥,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在物理上,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3、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4、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elastic force)。

  3、继续探究

  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上台拉动拉力器,提醒全体同学注意观察,有什么发现?

  给你一根弹簧,其它器材任选,来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教师巡回指导)

  找一组同学说出自己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

弹簧

原长(cm)

拉力

(N)

弹簧

长度(cm)

弹簧

伸长长度(cm)

3

50

4

1

100

5

2

150

6

3

  进一步提出问题(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具体关系)收集证据与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1)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

  (2)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对比以前学过的仪器)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用测力计体会1N、2N、5N各力的大小

  (3)其它测力计


    上一篇: 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下一篇:八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