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学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学情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学情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安西是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友人元二将要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选编这两首诗的意图,一是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二是让学生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三下的学生已经具备查字典识字的能力,初步具备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对文本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也有一定的了解,能较流利地读出古诗,借助老师的视角能知道本课诗的写作方法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但学生对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诗的韵味还不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需要教师及时点拨。

  基于以上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

  1.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习惯,课前我利用自主学习单,查阅安西这个城市,为课堂上学生很好地理解古诗打下良好基础。

  2.反复朗读,读出韵味。文章感情深厚,课堂上,我通过朗读小达人的范读,读准句尾词等,使学生不仅能够读准字音,还能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3.适当补充、拓展有关的资料。通过出示唐朝疆域图,学生了解长安、渭城、阳关、安西的地理位置。通过补充图片、引用诗句、对比品读等方式,学生感受安西那里的荒凉、贫瘠、人烟稀少等,了解元二此行路途的遥远和艰辛,理解王维对元二依依不舍的情感。通过角色体验,补充句子感受王维对友人的那份留恋、关切、祝福、牵挂与不舍。


    上一篇: 鲁教五四学制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效果分析

    下一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说课稿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