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说课稿

《两小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两小儿辩日》。下面,我将从(ppt)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主题单元“人生感悟”的第一篇课文,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文言文,已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积累还不够,要独自理解一篇文言文还有困难,因此,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习抓关键词的方法,结合课文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2.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读准字音;读懂意思;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3.知道什么叫辩斗.感受辩斗的乐趣,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一些文言文,但积累不多,因此学生对此比较好奇也比较陌生,难免有畏难情绪,所以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

  三、说教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篇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既可发挥教材的优势,又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我选择“创设情境”“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把读的训练贯穿始终。

  四、说学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征,我让学生“去读、去说、去议、去演”以此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必经之路。

  五、说教学流程

  步骤一:“辩的初识”

  一开课,老师就用ppt出示两句话:彭老师快退休了;我们班男生比女生聪明,问孩子们

  你这两句话说得对吗?为什么?学生积极举手发表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什么叫做“辩”,今天咱们学习一篇关于“辩”的文章,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巧妙地引入课题,勾连起学生对辩论的已知记忆,迅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步骤二:“趣”的体验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并请一个小组起来朗读,一人一句。在学生初读检查时,有一句读得不好: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于是,我对这一句话进行了指导。首先,我将学生读错的“为”字用红色凸显出来,并出示“为”字的两种读音和相对应的意思,让学生发表看法:你认为这里为应该读哪个音?这样一来,孩子很快发现了这句话中“为”应该读二声,有“是”的意思。于是,我让全班齐读这句话,达成了一读正音的目标;接着,我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我这句话的意思,在理解了意思后,再读此句,学生读得更流利,更自信了,达成了目标二:二读明意;最后,我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文言文是根据意思画节奏的方法,给此句画节奏,并指名读,由于有了前两步的铺垫,孩子们完成得又快又正确,于是,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这句话,学生越读越感兴趣,越读越感觉朗朗上口,教学目标三读节奏也相应达成。最后,我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怎样将难句读好,孩子们也很快学到了方法:一读正音、二读明意、三读节奏,我相机板书并让学生进行实践:用学到的方法首先读另外两个难读的句子,再读全文,并指名汇报和分小组汇报。[!--empirenews.page--]

  【设计意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将课文读出节奏,对课文的理解也在读中轻松完成,“以读代讲”“以读促思”既避免了繁琐的串讲,击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交流合作意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的训练到这儿,可能有老师认为就可以了,但我觉得还不够,对于《两小儿辩日》这种经典而又有韵味的文章,还应该引导学生读出韵味。可怎样才能更好的搭建教学支架,使学生读出韵味呢?我想到了“入情入境”这个词。于是,我创设情境,亲切地询问学生:一个小儿说早上近中午远,一个小儿说早上远中午近。两小儿各说各的观点,各说各的理由,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谁也不肯善罢甘休。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说,就叫什么?学生回答:辩斗。于是,我出示学习要求:1.请同学们找出两小儿“辩斗”的句子,大声朗读。2.同桌之间分好角色,模拟两小儿辩斗。学生兴味盎然,纷纷投入到情境之中。接着,我请一组同桌上台模拟辩斗,可是效果并不理想,我没有急于一时,与学生一起找到解决方案:放下书本,继续练习。这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对模拟辩斗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脱稿。孩子们一点儿也没有畏难情绪,手舞足蹈,入情入境。接着,我们采取师生辩斗,全班分组辩斗等,学生完全融入到辩斗的情境中,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辩斗,如何进行辩斗,当然,由于有了情境,学生读起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争得面红耳赤,读出了韵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对学生前面学习内容的升华,调动了学生积极性,降低了学生背诵课文的难度,活跃了课堂气氛,而情境的创设有心而无痕,不仅使学生读出了韵味,达成了教学目标,又使学生明白了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步骤三:“知”分享

  学生读着读着,辩来辩去,一直没有结果,这时,我相机抛出问题:面对两小儿的辩斗,孔子能说出谁是谁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学生迅速找到:孔子不能决也。接着我再次创设情境:同学们,如果两小儿请教的不是孔子,而是你呢?你会怎么说?这时,老师扮演一小儿,学生扮演解惑者。由于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过相关资料,学生参与非常积极,在笑声中,学生明白了太阳早晨看起来大,中午看起来小是因为衬托物不同造成的视觉误差;早晨天气凉爽,中午天气热是因为地面吸收热量多少不同而造成的。这时,我引导学生从孔子的回答,评价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脱口而出:孔子实事求是,值得我们学习;学无止境,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不懂的地方,我们一定得加强学习了!学到这里,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而教学的情感目标也轻松达成。[!--empirenews.page--]

  步骤四:“智”的启迪

  出示句子“孰为汝多知乎?”告诉学生,现在,老师和孔子一样,这句话中老师也有一个字不能决也:“为”你们来辩一辩,在这句话中,他应该读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得有理有据。这时,我顺应学情相机总结: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两个小孩儿就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展开了辩斗。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显示出他们过人的智慧;孔子作为一名大学问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这也是一种智慧;孩子们,你们上课认真思考,短短的一节课,就学会了如何辩斗,这更是一种智慧,所以,只要你细心观察,多多动脑,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智慧的光芒。孩子们,让我们做智慧之人,享智慧人生!本节课顺利完成。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一则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设计了以上板书(略)

  结束语: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读代讲,充分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读中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上一篇: 人教五四学制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课后反思

下一篇:鲁教五四学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