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沪科课标版高中化学拓展型课程《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TAGS: 原子结构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识道尔顿、汤姆逊、卢瑟福三位科学家提出的三种典型的原子结构模型,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基本历程,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过程的艰难曲折。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有关原子构成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自主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原子核的组成、性质以及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探讨。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最新认识成果,旨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原子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沪科版《拓展型课程》中,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的第一课时。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认识原子结构,知道元素、核素的含义。初中化学课本已经简单介绍过原子结构和元素等概念。本节课对原子结构的探究主要是在原子核内部,以及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电性关系和质量关系。所以本节内容不仅承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学,还为学生后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化学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元素等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具有深入学习原子结构的知识储备。但本节课的概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分析讨论相关数据后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就要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建立原子结构模型,认识原子的构成,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3、通过分析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关数据,总结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等量关系,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4、通过分析讨论氕、氘、氚原子结构的异同,学习元素、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5、通过了解同位素的广泛应用,感受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中。[!--empirenews.page--]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核的结构,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及核素、同位素的判断。
教学难点: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核素和同位素的判断。
六、教学资源和媒体:
1、Seewo EasiNote File (.enbx)演示文稿
2、希沃Seewo交互式智能平板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与引导 | 学生活动 | 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及意图 |
【新课引入】: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短片。 提问:原子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原子内部究竟有什么样秘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原子结构 |
观看视频 引发疑问 |
利用希沃白板5软件的视频播放功能,使学生直观的体会到原子弹爆炸的威力,为国家的科技强大感到自豪,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通过两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活动一:回顾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 请学生课前预习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派出三名学生代表在课堂上为大家依次讲解介绍: 实心球模型 葡萄干布丁模型 核式模型 [!--empirenews.page--] 提出问题:如何解释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结果? |
学生代表讲解介绍 聆听,思考 |
通过对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使用白板5的思维导图功能按时间轴表示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并在其中插入资料卡图片,丰富教学资源。 |
活动二: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归纳原子的构成。 【思考交流1】 如何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小组讨论分析以下3个问题: 1.α粒子出现大角度偏转,有没有可能是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造成的? 2.按照葡萄干布丁模型,α粒子穿过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出现大角度偏转?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会造成α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解释实验现象,总结核式原子结构模型的观点,从而得出原子的构成。 【板书】:二、原子的构成
|
观察实验现象图示,小组讨论分析问题。 回答问题 |
白板展示有关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图片。 使用思维导图功能表示原子及其构成微粒。 |
活动三:分析数据,总结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学习原子的表示方法。 【思考交流2】 [!--empirenews.page--]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2、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3、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约等于多少?与其个数有什么关系? 4、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总结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 【板书】:2、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 【讲述】以AZX原子为例,讲解原子的表示方法。 【练习1】 【练习2】 使用放大镜,从A、B、C三种粒子中任选一种粒子,在从四个隐藏的题目中选择一个到答题区域,根据粒子作答。 |
观察表格数据,小组讨论分析问题。 回答问题,总结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两个等量关系式。 填写表格,回答问题 在白板上选择粒子和对应问题作答。 |
白板展示构成原子的电子、质子、中子的信息数据表格。 练习1: 根据表格中的粒子符号,填写表格时,使用白板5中的表格遮罩功能,展示计算结果,方便快捷。 练习2: 学生移动放大镜到蓝色圆圈上,白色字母就会变成粒子的符号,这种变化会引起学生的答题兴趣,同时自主选择题目也会为练习带来更多变化。三种粒子都可以和四个问题随机搭配,能够多方面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
活动四:以氕、氘、氚原子的内部结构为例,归纳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思考交流3】 科学家们发现有三种氢原子:氕、氘、氚,这三种氢原子中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 [!--empirenews.page--]思考:(1)在方框内写出这三种氢原子的原子符号。 (2)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有何异同? (3)它们是同一种元素吗?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板书】: 三、 核素、同位素
【练习:3】 选择微粒填空: 【练习4】 将下列粒子及物质归类: 【练习5】 看谁找出的同位素又快又准! 13C和14C 35Cl和 37Cl 235U和 238U 48Ti和50Ti 12C和C60 1H和H+ 3H和D H2O2和H2O Ca16O和Ca18O |
小组讨论分析问题。 总结、聆听 在白板上完成练习。 在白板上完成分类练习。 在白板上比赛找出同位素。 |
白板展示氘、氚,这三种氢原子中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数量关系图示。 使用白板5中的擦除蒙层功能、放大镜功能,强调决定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同时使用思维导图功能梳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对概念的理解加深。 练习3: 使用白板5的选词填空功能,制作题目。学生在白板上拖动微粒填空,做完之后,教师点击检查答案,课件会自动检查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 [!--empirenews.page--] 练习4: 使用白板5的超级分类功能将粒子及物质制作成图片,学生拖动图片到相应的类别,正确的吸入,错误的弹出。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发现错误。利用此题辨析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练习5: 利用白板5中的分组竞争功能,将物质和粒子符号制作成图片,限定好游戏难度。两位学生在屏幕两侧,同时点击降落下的符合题目条件的图片。这样的分组竞争模式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锻炼了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巩固了同位素的判断。 |
活动五:列举同位素的应用,加深认识,学以致用。 【练习6】 判断正误: (1)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2)在任何原子核里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4)某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它们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数。 |
聆听,观看视频、图片。 在白板上进行正误判断比赛。 |
利用思维导图功能罗列同位素应用的例子。插入原子弹爆炸的反应原理视频,与新课开始时的视频首尾呼应,解释了原子弹为何有那么大威力的原因,解开了学生的疑惑,同时拓展了知识面。思维导图中还插入了相关备注和图片,使得教师可以很快调出教学资源,提高了课堂效率。 练习6: 利用白板5中的判断正误功能,设置题目。两位学生在规定时间进行正误判断,看谁又快又准。这个题目的设计能帮助学生辨析概念,加深理解。轻松活泼的游戏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传统的正误判断题变得新鲜有趣。 |
活动六:课堂小结 |
回顾,整理。 | 利用思维导图功能,梳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知识网络更加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理解。 |
1.1原子结构
一、原子结构模型演变:
实心球模型 葡萄干布丁模型 核式模型
原子的构成:
1、
2、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
3、原子的表示方法:ZAX
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同一种原子。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互称。
十、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原子的构成。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帮助学生领略和体验微观世界。
本节课的设计亮点如下:1、引课新颖独特: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短片。学生通过视频画面直观的感受到原子弹爆炸的威力之大,在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会有疑惑小小的原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从而对原子的内部结构充满好奇。2、回顾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让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通过三次小组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4、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多次使用思维导图功能来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使知识系统化。同时在思维导图中插入的大量图片、文字、视频为课堂提供了多样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在学生练习方面,使用白板5软件中的课堂活动功能,加工试题,将多道传统型的练习变成了竞争游戏,使课堂充满了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1、对于概念的讲解,还是老师讲的多,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总结。2、学生对核素的理解还存在问题,应该在后续的练习中多多强化这个概念。
最新文章
-
初中化学人教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九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 -
初中化学人教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九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 -
初中化学北京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 -
初中化学鲁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上册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 -
初中化学科普2011课标版九年级上册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 -
部审沪科课标版高中化学拓展型课程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 -
初中化学人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上册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 -
部审沪科课标版高中化学拓展型课程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 -
部审人教版高三复习讲评课《化工流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 -
部审沪科课标版高中化学拓展型课程
【1.1原子结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首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为前提,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切入。通过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