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学与问》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TAGS: 学与问

  《学与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相辅相成”“能者为师”等词语;3.把握说理文的写作方法,尝试运用;

  4.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说理文的写作方法,尝试运用;

  2.懂得“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养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小礼物,请拿到礼物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听。出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几个句子,看你读出了什么?

  是的,这几句话是写勤学好问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与问》。(板书)齐读课题。

  二.填表格、理清脉络。

  复习回顾,把握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方法。

  1.学过了词语咱们回到课文中。这篇文字是一篇说理文,这类文章以前学过不少。

  《滴水穿石的启示》《说勤奋》

  2.这些文章是有共性的,都会在开头提出一个观点,结尾再总结,中间是事例证明。

  比如这课《说勤奋》先说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紧接着用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来证明,最后说明,只有勤奋才能有所贡献。

  哪个同学也能做个小老师,带大家回顾一下《滴水穿石的启示》呢,按照我刚才给你说的。

  3.今天咱们学的学与问是不是也是这样呢?请默读课文,试着完成表格。生默读文章,完成表格。

  4.说着说着,学着学着,似乎问题就出来了。我发现第一个,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就有不同的意思,就集中在这两点上。一类说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另一类说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是这两派吧。5.这篇文章的观点到底是什么,我们有必要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我建议你们看看开头,看看结尾。给一分钟。生分组讨论。[!--empirenews.page--]

  6.我们容易忽略问是吧?你想找到观点不光要看开头还要看结尾。有的同学很聪明,还关注到了课题。这篇的观点肯定是既要学又要问,但有侧重,侧重在问上,课文第一小节就有侧重。读——

  三.学习文章内容。(一)学习第一段。

  生齐读第一节的内容。

  1.第一段不仅提出论点: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指读,注意关联词的强调,再读。2.这句话用了两个比喻,师引读。

  把问比作金钥匙。又比作铺路石,一句话中出现了两个比喻,这就突出问的重要性。

  (二)学习第二段。

  1.请推荐一位同学为我们读读哥白尼的故事。

  2.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呢?哥白尼从小就喜欢问这问那。3.你从文章哪些词语读出他特别爱提问的?

  “非常喜欢”“充满好奇”“经常”“缠”“问这问那”能把他的那股爱提问的劲儿读出来么?

  理解“不懈探求”,读出他的坚持不懈。

  难怪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3

  4.如此好问的哥白尼到底取得了什么成就呢?请看出示:

  哥白尼(1473—1543)波兰杰出天文学家。20岁到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哥白尼潜心天文研究和观察,完成《天体运行论》,创立“日心说”。他观测的数值精确度惊人。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比现在的精确值多约30秒;他测得月球到地球距离与现在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

  5.哥白尼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不是只要问了问题就能学到知识?不是的,他不仅要问,还要不停学习探索。

  总结:哥白尼不仅问,还要学,这就叫问中学。(板书)(三)学习3、4小结。

  1.有了问题,我们到底要怎样去解决才能求得真知呢?请自读3、4小结,找找答案。生自读、找答案。

  汇报:“有了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请教别人”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2.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这里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一个词“能者为师”。填关联词,指一位同学填。这么多关联词都是为了强调“能者为师”,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强调,齐读。结合实际理解:

  如果你在农田里看到一种植物不认识,你会问——[!--empirenews.page--]

  如果你在超市遇到一种商品很新奇,你想了解,你会问——

  如果外校的老师到我们学校,他要找我们的图书馆,他会问——这就叫“能者为师”。

  再读句子。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学习沈括例子。

  过渡:然而,有时候我们问的那个人也不一定能给我们准确答案。师讲述: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出示:《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师解释意思。读了诗,你有没有什么疑问?

  于是,沈括也产生了个疑问,引读——为什么同样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他去问妈妈,引读: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

  4

  沈括对他妈妈的话满意么?为什么?关注“兴许”,说明他妈妈也不知道准确答案。

  如果是你,遇到这种问题,问了妈妈。妈妈也搞不清,你会怎么做?沈括是怎么做的呢?读出来。

  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就叫:观察思考(板书)

  难怪我们书上说: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总结:沈括读书,发现了问题,这就叫学中问(板书)。无论是哥白尼的问中学还是沈括的学中问,这都叫勤学好问(板书)。

  勤学好问+观察思考=真知

  (四)学习第五段。

  正如文章最后一段总结观点: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理解:“相辅相成”

  如果我们同学做到“学中问”“问中学”这样才真正称为“学习的主人”。

  四.总结全文、迁移运用。

  说理文就是这样把一句话变成了一篇文章。

  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说理文先提出观点,再举例论证,然后得出结论。而且一般在题目中就会提出。

  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会不会迁移运用了?如果我们要证明一个观点:

  试一试:用自己的方式说明下面的观点。

  出示:边学边问,才有学问。——(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友情提示: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内容以及自己搜集到的勤学好问的故事、名言等,注意组织好语言,提出观点——具体论证——得出结论) [!--empirenews.page--]


上一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渔歌子》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下一篇: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对蝈蝈吹牛皮》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