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五四学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TAGS: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在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中指出: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
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基于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认读“汩汩、嗅到、涧水、唱和、雄浑、湛蓝”;会写“津津乐道、德高望重”,并理解词语意思。
2.揣摩欣赏精彩语段,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访友》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之手,是他发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杂志的一篇佳作。这是一篇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但读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读者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倍感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适当的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empirenews.page--]
本文另一大特色就是想象极其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这一段中,作者把自己想象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再有如文章第五自然段,想象中,瀑布成了歌唱家,而悬崖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
界。
《山中访友》学情分析
1.本课是五年级的一篇写景散文。对于学习写景的文章,五年级学生已不再陌生:第二学段学习按顺序写景,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和抓特点写景,如《桂林山水》;那么到了五年级就应该聚焦更高一级的学习目标,那就是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2.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第三段应该逐渐关注、认识文章的表达,形成一定的文体意识。而刚升入五年级的学生,文体意识比较弱,关注表达是弱点,因而需要做重点指导。
3.该班学生有一定的合作学习基础,有一定的预习习惯,因此可采用批阅学生预习的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和质疑。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汩汩、嗅到、涧水、唱和、雄浑、湛蓝”;会写“津津乐道、德高望重”,并理解词语意思。
2.揣摩欣赏精彩语段,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读题导入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著名作家李汉荣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一起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展示一下预习成果。这几个词语谁能读好它?
(出示PPT):汩汩、嗅到、涧水、唱和、雄浑、湛蓝2.根据提示,听写词语。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3.作者访问了山中哪些朋友呢?课前大家已经写在了学习单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位同学在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出示PPT):[!--empirenews.page--]
4.小结:看来,我们在提取信息的时候,选择适合的方式去梳理会显得更加清晰明了。
5.过渡:通过这么一理,我们发现原来作者所要访问的朋友,不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人,而是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
【教学感悟:抓住文章的题眼,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既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三、聚焦第五段,品读独特的感受(一)自由读
1.同学们,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们的朋友呢?来,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和他们打打招呼吧。(生自由读)(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原文)
(二)指名读
1.看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应该也被这山中的朋友吸引住了。这些朋友当中,你最想和谁打招呼呢?(抽生读,教师随机指导)
学习单l:作者到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呢,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然后用适合的方式写在下面。
3.作者访问了山中哪些朋友呢?课前大家已经写在了学习单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位同学在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出示PPT):
4.小结:看来,我们在提取信息的时候,选择适合的方式去梳理会显得更加清晰明了。
5.过渡:通过这么一理,我们发现原来作者所要访问的朋友,不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人,而是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
【教学感悟:抓住文章的题眼,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既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三、聚焦第五段,品读独特的感受(一)自由读
1.同学们,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们的朋友呢?来,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和他们打打招呼吧。(生自由读)(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原文)
(二)指名读
1.看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应该也被这山中的朋友吸引住了。这些朋友当中,你最想和谁打招呼呢?(抽生读,教师随机指导)
学习单l:作者到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呢,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然后用适合的方式写在下面。
2.小结:仔细看,作者交流的对象由小到大(山泉,溪流,瀑布),由地面到天空(水流、悬崖,白云,云雀),形成了开阔的视野、强烈的画面感。
(三)师生合作读
1.同学们读得可真是有滋有味,我也忍不住要和他们打打招呼,我们一起合作读好吗?我读前面的句子,同学们读红色部分的句子。[!--empirenews.page--]
四、感受写法,体会诗意的表达(一)感受写作特点
1.同学们,读着读着,你发现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吗?学生交流,梳理板书:独特的感受、诗意的表达(二)配乐感情朗读
1.作者就是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用诗意的表达,把这段话写得多么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好好地感受这段话。(断行成诗,音乐伴奏,生齐读第5段)
(三)运用比较,学法迁移
1.从大家饱含深情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你们已经把自己融入其中了。同学们,课文中除了写到这些山中的朋友,还写到了其他的朋友,第三自然段就写到了——桥。
2.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先去拜访他的第一位朋友——古桥。(出示)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段,试着把它读好。
(学生朗读,教师巡视)
3.读着这样的一段话,看着这样的石拱桥,你是否想起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关于石拱桥的课文。(出示):《赵州桥》。
4.这段文字把赵州桥介绍得非常清楚,其实这座古桥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介绍啊,老师试了一下。(出示)
5.你们看,我把老桥的情况介绍清楚了吗?但是,请大家再读读这两段,比较一下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一二两组读老师的段落,三四两组读课文中的段落。(生朗读)
6.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学感悟:将实写古桥与课文拟人化进行对比,学生即可发现课文是把景物当做人来写,感悟文本独特言语表达】
7.也就说作者把古桥当作朋友来写,这样更生动。那么我们来看看,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朋友?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圈一圈关键词,在旁
边作好批注。(学生默读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8.我们请三位同学来交流。
(预设:服务时间长——几百年、依然如旧;功劳大——多少人马;默默无闻——弓着腰、俯身凝望)
9.小结: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对这位德高望重、默默奉献老桥的敬重。下面请同学们把这种感觉融入朗读中,读出这份感觉。自己先试一试。(学生自由朗读)
10.能够用上面这样的句式来问候一下老桥吗?
【教学感悟:通过对比阅读,语例思辨: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让学生逐步认知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法,表达对老桥的深情厚谊。学生明白地掌握了这种语言现象,为下一环节的练笔做好铺垫。】
[!--empirenews.page--]五、展开想象,仿写创作
1.其实,除了文中写到的这些朋友,作者在山中还拜访了很多很多朋友。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打开你的思路,想到自然界中的一切:青青的小草、各色的野花、奔跑的野兔、优雅的梅花鹿„„这样,你也就拥有了与自然对话的激情和灵感。请同学们用我们这样的句式,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朋友,和他们打打招呼。
课件出示:你好!。你,。2.生堂上写话,时间5分钟。师巡堂指导,提示学生:灵感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写几句;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把自己独特的感受给写进去,还可以用上一些修辞手法进行诗意的表达。)
3.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文字?(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评价)六、课后拓展,回扣语例
1.桥、清泉、瀑布„.都是作者的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你们说说,这都源于——(板书:情感)
2.拓展《又见南山》中的一句话:“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这句话里哪个词让你理解了这份情?
3.小结:正是如母亲这样的情,作者才写下了《山中访友》。4.课后请大家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跟同伴分享。下课!【教学感悟:语文教学应该是由课内走向课外,课外是语文更广阔的天地。这里对《又见南山》的拓展,是对课文、对作者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又不流于形式,而是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展开的。“这句话里哪个词让你理解了这份情”,实际上是想象和联想这种表达方式的再次回味】
最新文章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4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音乐之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读课《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要下雨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桥》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
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三年级下册《快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识字加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 -
小学语文试讲视频,小学语文试讲教
《山中访友》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