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案

  千古情圣杜工部——杜甫诗歌研究学习

  一、课标要求

  1.在背诵全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诗的内涵和思想。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的基本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目标

  有感情诵读诗词,通过研读文本和查阅“资料助读”,研究杜甫其诗其人,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话杜工部,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

  三、对核心知识能力、核心素养和学习目标的表述

  语文的核心素养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语言运用、审美创造、思维提升、文化传承。语文学科最基础的核心素养是语言运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审美创造、思维提升、文化传承。

  1.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品读三首诗,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诗的内容,并自选角度用自己的话写出赏析。(体现最基础的核心素养——语言运用)

  2.本节课的核心能力:学会从语言、情感、意象等角度鉴赏词,在审美鉴赏中通过体验与感悟,联想与想象,思维提升,发现多面诗人,知人论世。(这里体现的核心素养是|审美鉴赏、思维提升、文化传承)

  3.学习目标的制定:鉴赏诗歌,诵读品味为主,在反复的诵读品味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角度,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诗作进行赏析,在比较鉴赏中感受不同的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角度与内容更加开放,不限制学生思维)

  四、课程整合的依据和策略

  展示内容培训:1.从意象看情感:

  《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沙鸥: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只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凄怆。

  群鸥:显示与世隔绝的心境。2.杜甫的情感:

  一、忧国忧民《望春》《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对自身:①前期:豪情壮志《望岳》《壮游》②后期:坎坷不平《登高》《登岳阳楼》

  三、亲人:《月夜忆舍弟》《月夜》《江村》

  四、朋友:《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江南逢李龟年》五、风光景致:《绝句》三首

  2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情感表达:

  ①写实: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诗人无可奈何情状跃然纸上,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火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如实写出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

  ②直接抒情和议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1.课程资源整合(搜集相关资料,编制导学案)(1)人物资源:梁启超《情圣杜甫》、杜甫生平。

  (2)知识资源:唐诗发展阶段、《杜甫——中国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3)教材资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绝句》、

  2.整合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搜集相关资料,根据课标要求与学情编制导学案,以课本上诗歌为例,进行拓展深化。

  五、基于学生的准备和思考

  学情预设(课前调研、预习、课前培训)

  1.通过调研发现,同学们对杜甫的生平不太了解,不能对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基于学情,所以先让同学们对诗人有个初步的了解。(先调研学科班长和学科小组长了解学情)

  2.预习培训:培训全体同学,了解词的文体知识,能对诗人有初步的了解,熟背3首诗,能用自己的话对诗的内容进行概括。(通过预习了解诗的特点和内容,并背诵)

  展示内容培训:1.从意象看情感:

  《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沙鸥: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只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凄怆。

  群鸥:显示与世隔绝的心境。(《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2.杜甫的情感:

  一、忧国忧民《春望》《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对自身:①前期:豪情壮志《望岳》《壮游》②后期:坎坷不平《登高》《登岳阳楼》

  (生A补充:我感觉对自身这块应该再加上中期,因为他有段时间任职“左拾遗”,写了不少。生B:有什么代表性的诗句吗?(板书③中期)生A:《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B板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师:很好,同样写风光,不同的人生时期有不同的情感,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划一条线,质疑非常好。

  3

  三、亲人:《月夜忆舍弟》《月夜》《江村》欢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四、朋友:《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江南逢李龟年》五、风光景致:《绝句》三首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情感表达:

  ①写实: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诗人无可奈何情状跃然纸上,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火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如实写出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

  ②直接抒情和议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3.课前培训:培训小组长,组织组员选择本组喜欢的一首不同风格的词,让组员深入探究赏析,在讨论时要选择不同的角度赏析,带领组员总结对李清照的认识,带领大家尝试完成探究案。

  六、学习活动设计

  (一)课前演讲培训

  主题:我心目中的——杜工部

  要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人进行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大方自信,思路清晰,声音洪亮。(提醒演讲者提前一天把稿子给老师审核指导)

  (二)情境导入——教师导入(约1分钟)

  刚才大家听的很认真,大概今天的演讲触动了你的心灵。提起杜甫,我们就马上想到“忧国忧民”“沉郁顿挫”,感觉很沉重,距离我们很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给他贴标签了,所以我们要认识一个真性情的、有血有肉的杜甫,所以今天我也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杜甫的一种新的认识,是什么呢?杜甫是一个“情圣”。大家可能感觉很奇怪,这也并非我的一种原创:1922年梁启超在北京大学进行过一场演讲,题目就是《情圣杜甫》,他说:“我认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至于大家认同不认同这一说法,就借这节课的一个探究来印证一下。

  (三)解读学习目标(强调重点,提示从多种角度赏析:语言、意象、情感、技巧)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从情入手,研究杜甫其诗其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研读文本,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了困难,就借助小组的力量去探究,最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话杜甫。

  (四)沉潜涵泳——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自由诵读(约8分钟)

  过渡语:朗读是传达文本最好的方式,大家读起来吧。(自由读1分钟)用你的声音传达杜甫的心声,用你的情感传达杜甫的情感,谁先来?

  活动设计:通过自由诵读、个人范读、小组展示,体会杜甫不同诗歌传达情感的的不同。

  (五)杜甫诗会——共话诗情(约20分钟)

  1.探究内容:诵读品味,请你自选角度鉴赏诗歌,在对比阅读中梳理杜甫情感脉络。2.活动设计:

  4

  (1)先自主学习,明确自学疑问;(2)可以小组一对一交流,可以跨组思考;

  (3)小组长安排组员自由展示,组织好组内的探究活动;(4)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及时引领。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激发同学们对诗和杜甫的了解和喜爱。)

  3.分享提升——寻找属于我的美丽(过渡语:请大家分享你发现的美丽)活动设计:(1)让同学们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收获;(2)教师及时抓住疑问引领大家进行深入的探究,引起新的思考;点评一:生1:我们几个小组主要是梳理了杜甫的情感分类

  一、忧国忧民《春望》《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对自身:①前期:豪情壮志《望岳》《壮游》②后期:坎坷不平《登高》《登岳阳楼》

  三、亲人:《月夜忆舍弟》《月夜》《江村》欢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四、朋友:《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江南逢李龟年》五、风光景致:《绝句》三首还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

  ——预设:

  生2补充:我感觉对自身这块应该再加上中期,因为他有段时间任职“左拾遗”,写了不少。生1:有什么代表性的诗句吗?(板书③中期)

  生2:《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1板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很好,同样写风光,不同的人生时期有不同的情感,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划一条线,质疑非常好。生3:我们可不可以单独加上一个分类:“欢快”(生1板书)因为杜甫一直给我们的印象是沉郁悲壮的,但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有《绝句》中写自然风光的,其实都挺欢快的。

  师:可不可以?(生:可以)

  生4:杜甫,一提起他,我们往往想到“诗史”“现实主义”“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因为他忧国忧民的诗歌特别多,但我们为什么称他为情圣,而不是辛弃疾,不是李白,他们都有这类的诗,也有对亲人的,对风光的等等,就是因为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特别多。

  师提升(见课程提升):对,之所以称他为情圣,就是因为他不仅情丰富(板书:丰富),而且崇高(板书:崇高)他不是只盯着一己的命运,而是上升到家国情怀,这很了不起。

  点评2:生5:因为我们这节课就是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小组研究的就是这首诗的情感表达。大家可以跟着我再来梳理一遍它的情感。前两段主要是写实:

  ①写实: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诗人无可奈何情状跃然纸上,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火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如实写出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

  后面主要是抒情和议论②直接抒情和议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

  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预设:

  生:6:我们之前学过“寓情于景”,这个地方应该可不可以有个“寓情于事”,(生5板书:寓情于景)诗人通过记叙风雨天气自己的遭遇,表现了他宁愿自己受冻挨饿,也想让天下有才能有志气的寒士们住好吃好的情感。

  师:可以。这里我只提醒一点,杜甫诗被称为“诗史”,最重要的是因为他大多数诗歌都写实,如实记录当时情貌。

  点评3: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后黑板吧,是梳理的意象,我刚才看了下,这里也没有什么疑难点,都是我们经常接触的。这个小组好像更侧重于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大家看一下,还有什么疑问吗?生7:天地一沙鸥,我还可以理解,但群鸥怎么就是表示孤独呢?师:有谁可以为他解答吗?

  生8:这个群鸥是《客至》里面的,群鸥日日来,但我的蓬门“不曾缘客扫”却没人来,这是反衬。师:很好,反衬

  由群单

  过渡:大家这节课的探究非常棒,你要记住,语文探究的不是结果,而是方法。

  (六)课程高度的提升(约5分钟)

  1.教师对课程高度引领——引领学生认识到文如其人,我们学诗更要感受到诗人的性格、风骨,诗人面对人生遭遇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我们又改如何选择,引领学生与自己的人生结合,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基。

  教师点拨:杜甫,一提起他,我们往往想到“诗史”“现实主义”“忧国忧民”“沉郁顿挫”这一类标签,实际上他的诗风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上学期学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豪迈的志向,就和这一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内心困顿、情感受挫不一样。

  所以杜工部,抛却“诗圣”这一才华横溢的冠冕,站在我们面前的亦不过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欢喜有忧愁,情深情高尚的“情圣”罢了!人罢了!他能在人生起伏时有儿女之情,又能在经历惊涛骇浪时忧国忧民,实是人间至情至性之人!这就提醒我们,欣赏名家作品,应该认识到作者的创作风格存在多种多样的可能性,避免贴标签、认标签,先入为主。

  (七)意犹未尽——穿越千年的告白(约8分钟)

  活动设计:如果杜工部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如果你是杜甫,你会怎么做?

  以“遥寄杜甫”为话题,选择你喜欢的方式(书信、诗、词或者散文……)写出你要对杜

  工部说的话。(5分钟)

  教师指导:选择形式,选择内容,遣词造句过渡:好,哪位同学先来?(展示)

  分享交流:写完后,同学们分享自己写的文字,师生共同聆听,并从内容、情感等方面点评。我看后黑板有几句类似颁奖词的话,哪个小组展示的?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十载长安的屈辱和心酸,饱尝“感时花渐泪”的心伤,战乱贫困病老积淀的一生,有如苍老坚毅的西

  南高山,厚重的底蕴承载千年华章。即便杨花落尽,仍旧锲而不舍,“戎马关山北”如你,“永夜月同孤”如你。沉郁顿挫即是你的基调,厚德载天即是你的涵蕴。

  你的人生是一个传奇,你的名字亦是一个传奇!—“情圣”杜甫。(非常好)在这里,老师昨晚拟了一副对联,来表达我对杜甫的敬仰:一路坎坷成圣成人亦成史两袖清风忧国忧君更忧民

  (八)课堂小结:回扣目标,修改落实笔记(约3分钟)

  我们再次来看学习目标。在这节课中,我们从情入手,通过朗读感悟了杜甫在不同诗歌里面寄寓得的不同情感;通过探究,我们从意象选择、表现手法等方面进一步梳理了杜甫深而崇高的情感。通过穿越千年的告白,我们也要像杜甫一样对我们身边的事物和身边的人充满深情,更要升华情感,对无关的事和人也要充满一种热爱。正如老师在《灯笼》里所说:一个人可以从个人情感跳出来,上升为家国情怀,是非常了不起的。也如鲁迅有语:“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在生命的长河里愿我们,读“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七、教学反思

  1.学生方面:鉴于词杜甫诗的特点,适宜诵读、演唱,同学们都很喜欢学习,激发大家对词的热爱,让同学们喜欢上诗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目的。同学们对杜甫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不是很立体。同学们当堂写作这方面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2.教师方面:能做到学诗即是学人,在感受诗人面对人生变故时表现出来态度,引领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能很好的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但对文本的解读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引领大家解读时不要脱离文本,不能脱离语言运用这个核心素养,要时刻围绕语文的核心素养,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上一篇: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马说 教案

    下一篇:【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设计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