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人教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TAGS: 百家争鸣

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后反思

  距离威海市初中历史百校行质量研讨会结束已逾1个月时间,但是它留给我心灵的激荡迟迟仍未散去。第一次讲授统编教材,第一次参与公开课讲授,不易,学习,思索,收获,感恩,这些词语最终汇聚成了我此次磨砺之行的最后印象。感谢实验南区历史组,磨课听课,以大教研组的智慧指导我;感谢张晔老师,给予我新的思路与支持;感谢教研员宋老师,一路护航,确定立意建构体系,收集资料分享理念。一路走来,感恩大家的帮助,感恩团队的凝聚。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

  选择正确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此次备课,前后三次推倒重建,究其原因“立意”不准确。初版我将立意定位为“救世”,即救治社会,引导学生回归时空,一同解决社会发展方向与解决方法,此为“明线”。 暗线采用“文化承传与弘扬”,通过层层铺垫引导,使学生认识国学兴则国运兴;文化兴则民族兴。但在授课中发现,此种立意造成老子、孔子、百家争鸣笔墨均分,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课堂中频繁使用课本之外的材料,学生无法理解。

  那么,我们确定“立意”的标准是什么呢?是课标,是历史学科的德育特点决定的。统编历史教材的思想性要求坚持用唯物史观阐述历史的发展变化,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也阐述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教师首先要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时代背景。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学术自由,思想空前繁荣,形成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诸子百家学说的代表游说天下,相互论辩,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为大。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解读过程中首先确立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学生树立传承和践行传统文化的意识。

  那么如何做呢?复旦文史学院教授葛兆光说:“历史知识的教学和传授,其更恰当的途径应当是通过写作者或讲授者的“叙述”,“激活”读者或听众的记忆、体验与经验,调动心底的“储备”,唤回心中的“记忆”,重新建构并认同这一历史和传统的过程。”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要着重突破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需要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历史课本中人、事有机的勾连起来,使传统文化跨越千年来到课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植入我们的血脉当中。[!--empirenews.page--]

  因此重读课标,确立了“文化传承”的立意,将本课知识整合为三大篇章,第一篇章初识圣贤—感悟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春秋后期老子和孔子其人及其思想的认知与理解,将老子“辩证”“无为”的观点深入浅出,再通过纪录片解读孔子学说“仁”与见师行礼、史料研读、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到儒家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以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重要地位;第二篇章百家争鸣—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通过诸子百家在做人、处世、治国等方面思想的梳理和点拨,重现“百家争鸣”的风貌,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思想的多元一体,以及古代圣贤求社会救治,实现社会安定,国家统一,试图建立统一的文化秩序的担当意识;第三篇章知行合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在前两个篇章的铺垫之下,水到渠成的让孩子了解优秀传统的魅力与身体力行的重要性。本课以“文化传承”为明线,逐步渗透三大篇章中。每一篇章立足于学生的体验、理解与感悟三个环节中。通过身边的传统文化氛围和体验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知行合一,从我做起”的使命,进而上升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的大格局。真正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中提及的“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的历史价值观。

  在2018年10月的贵州历史年会上,叶小兵先生做了《统编中学历史教材的取向》的报告,报告中他明确指出了统编教材的在治学、修身、济世方面的要求,即对应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寥寥数语,点拨出了教材在历史价值观方面的追求。

  历史核心素养中指出: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因此在本课中我着重通过文字史料、文物、遗迹等,引导学生观察辨析,挖掘潜在的线索和有效信息,进而形成新的问题视野。如通过出示山东嘉祥洪家庙东汉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拓片,承上启下,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孔子“礼”的基本线索,为了解叉手礼小互动埋下伏笔。《孔子行教图》我也选择了最权威的版本,山东曲阜孔庙的石刻本,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二、基于文化之根下的思想碰撞

  2018年9月28-30日山东省委在济南召开了儒商大会。大会以“大儒商道,至诚天下”为宗旨,旨在为海内外各界搭建对话交流、洽谈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共享山东开放新机遇。我们单位也组织了观看。感谢《百家争鸣》这节课,让我在观看会议的过程中有了跟多的共鸣与理解。何为儒商?百度百科解释为: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通俗理解,有德行与文化素养的商人。[!--empirenews.page--]

  当时我一听到这个词语,马上想到的是《论语》中那句“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确,儒商有超功利的最终目标,即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而这与儒家传统千年的文化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和而不同”告诉我们人与人相处要和谐友善;“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告诉我们做人要讲道义,光明磊落;“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告诉我们要讲诚信;“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阐述了德行与仁义的重要性。我们举办此次大会的热情也展示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真挚。《礼记》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体现了中国的外交观,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有序规则的政治经济秩序有助于局势的安定与贸易的发展。你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是优秀传统文化早已经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它在以顽强的生命力、强劲的凝聚力、庞大的影响力对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在本课导入的设计上,我通过战国铜壶装饰文的猜想,将百家争鸣的大背景抛出。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文物形成自己的历史叙述,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但是这个开场缺乏缺乏新颖。2018年央视中秋晚会落户山东曲阜,尼山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晚会选址充分山东齐鲁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突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传承弘扬。恰巧学生刚刚度过中秋佳节,亲情的团聚会引发学生的共鸣,更能体会到孔子“仁”的学说。文登的于忠利老师也提到可以利用孔庙大成殿上的“万世师表”的牌匾导入,设疑解疑。的确,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的素材库来源自生活,只有注重了积累才会在需要时信手拈来,因此在旅行的途中多关注一下人文的遗迹或者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讲授者,我们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讲述历史故事,传递国家记忆。比如在讲到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时候,我就用到了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和汉字博物馆所拍摄的素材,丰富生动的为学生们展示了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和“一片甲骨惊天下”。[!--empirenews.page--]

基于深度教学下的审辩思考

  三、

  在百家争鸣的处理上,我一直有瓶颈无法突破。评课老师也提到,百家争鸣关键在“争”上,如何重现辩驳呢?初步设想是将诸子百家思想利弊列表出示,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但是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诸子百家思想涉及到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人死观诸多方面的争辩,如果展开讲会铺的太大,但如果选择其中某一点却又略显偏颇。列表归纳时,如果展示的是精炼的史料,基于学生学情的考虑会有难度,如果展示是译文材料,无法做到言简意赅,学生的阅读量会增大。课后我在思考能否将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呈现在一张表格当中,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思想主张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从而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再通过一些小案例来激励学生个性化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

  君与民
儒家
  1. 孔子:为政以德。---《论语·为政》
  2.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天下》
  3. 荀子: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荀子·成相》
结论:儒家“仁”的主张。荀子主张礼法兼施,王霸统一,开创了兼采百家的先河。
墨家 墨子:“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墨子·尚贤上》
“选天下之贤者可者,立以为为天子。”---《墨子·尚贤上》
结论:重心放在政权建设方面。
法家 韩非:
“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结论:提倡法治,重视公平、公开、公正。
问题 1、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各行其“道”。假如你为君,你会倾向上述何派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也欢迎支持其他学派的同学对其进行驳论。
2、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或影响,请举例说明。
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法治代表法家思想。
[!--empirenews.page--]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涵养“历史思维”,我们才能够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的勇气。古人常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确,历史既映照现实,又折射未来。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穿越千年的时空,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国家、社会、民族等方方面面的思考。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

四、基于学情下的平实课堂

  那天开教研组组长会的时候,教导处王主任分享了她去学习听课的一点体会,其中一点让我记忆犹新。一位理科教师平时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经常将学生的错题拍摄下来,然后根据学生的错因进行分类整理。而每到章节复习课时,他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错题再现”,第二个环节就是能力提升。看起来这节课平淡无奇,但是确扎扎实实。通过“错题再现”唤醒学生做题时的记忆,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纠错掌握,这不正是我们二次检测的目的吗?同样的,一节打动我们内心的历史课往往是平实的,正所谓大道至简。史料的繁琐,课程资源的“乱花渐入迷人眼”,最终都要回归学情。一节课我们该考虑的不是教师展示了些什么,而是学生收获了些什么。就像一位学科姐姐说的那样:课应该是越教越简单,而不是越教越复杂。

  想想在初备、二备的时候我所走的一些弯路。初备时,不考虑学情,处理百家争鸣时直接出示诸子百家的名言,学生直接被大片的“文言文”击倒。二备时试图用孔子“传奇”为主线,通过《孔子圣迹图》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真实还原他的人生经历,但是实际教学中线索不清,重点不分。如今回望,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单纯的出示史料,一味追求形式上史料教学。叶小兵说:“教师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把握了这一点,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具体内容、知识点是‘形’,育人价值是‘神’,形散而神聚。”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这样说。

  课堂上因为对学情预设的不足,在很多问题上我对孩子的评价和引导出现了不足。在讲课之前和几个朋友交流过,她们都有过类似的磨课经历,很多人讲了数遍。那么磨课的目的除了教师熟悉流程,查漏补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预设学情。比如说某个问题,学生可能会从哪些角度考虑,教师要提前预设,在课堂上做出正确的反应。或是引导,或是鼓励性评价,或者准确度评价。这样教师心中有度,手中才有术。[!--empirenews.page--]

  视野决定起点、视野决定手段。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历史素养的积累必不可少。学习之路无捷径,唯有多思善思,才能赋予历史课堂灵动。

  再次感恩一路同行对我进行点拨的朋友们,前辈们。


上一篇: 部审人教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反思

下一篇:部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 三大改造》教学反思

最新文章

闽ICP备19000089号-2

听课站教案网 轻松教学 享受快乐生活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利益,请告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