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高中物理专家讲座_践行课程理念 落实核心素养(2023年国家级示范校成果展示课例视频)
说话人 1
各位物理同仁,大家好,我是自驱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物理教研员杨军林老师,很高兴与大家相约网络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于 2017 年发布, 2020 年进行修订,自驱在 2021 年秋季进入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今天我从修订背景、核心素养解读、实施建议、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思考四个方面跟大家进行交流。
说话人 1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 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说话人 1
新课程标准的发布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2013 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 21 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成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事业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课标修订的大背景在 2014 年,教育部出台了这样一个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利铎数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这个意见里面有三条。第三条就是要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跟这次课改有关的主要是这个方面。
说话人 1
一是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再一个就是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走进了高中课标的修订。
说话人 1
老师们可能听到过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在 2016 年9月就已经发布了,这对什么是核心素养?就有一个建议,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鉴定为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我们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大前提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文化基础,再有一类是自主发展,还有一类是社会参与。若干的小指标下,纯粹是上面的这个大指标,所以他们也有一个从三大方面往下细化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是怎样的一个划分呢?对各个学科提炼核心素养是有指导性的作用的。在这样的一个国际国家的大的形势项,完成了这次修订工作。
说话人 1
新课标。 260 多位科各科专家辛苦了三年,一起努力,终于发布了围绕这个高中的新的方案。怎么把它实施变成学生所感受到的、体会到的这个课程?这是 2017 年版,具有历史意义。一个 2017 年出生的孩子,高中毕业就是 2035 年。 2035 年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个伟大的日子,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的这个就是为了高中毕业生, 2035 年高中毕业的学生怎么能够让大家 2035 年生活的好,个人成功,社会进步,为美丽中国而奋斗,这就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说话人 1
在新课标里面最大的变化或者说是亮点有两个。一个就是这个总纲领性的把这个刚拎出来,这个刚就是学科的核心素养。前一段时间我们经常讨论,有些专家就提出来,学科怎么会有素养呢?素养指的是人,只有人才有素养。还有一些老师说,三维目标都没有搞明白,又要搞什么学科核心素养?我们中国的双机知识、技能是优势等等,都有这些不同的声音,有一些困惑。
说话人 1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的界定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句话。第一句,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教育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和素养教育的独特贡献。就是这个学科在全面贯彻党建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这是第一个定位,是对学科教育的价值定位。独特的价值是什么?第二句话,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不是讲学科有素养,是我们的学科对育人有什么用?是学科的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就体现在学科素养上。第三句话是学生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是学生学了这门学科之后,留给学生了什么东西?比如学了 12 年语文,学了 4 年化学, 5 年物理,给学生留下了什么东西?这就是留下的最关键的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学科核心素养。对于一个学科教师对学科价值的认识,这是一个重要的提升。我们老师忙于教学,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学生要学这么多科目,孩子们学了之后学了这门学科到底与学生有什么关系呢?有时候我们说不清楚。举个例子,有个家长问语文老师说,老师,我的孩子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语文是不是可以不学?我们的语文老师怎么回答这个?你怎么可以不学呢?这是国家的必修课程,国家课程你必须要学的。那么还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能不能不学啊?数学老师说这是必修课程,这是国家课程,怎么可以不学呢?那么有了学科素养后,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假如你语文不学的话,那么有 4 个素养,你一定会差的。你学习语文就能让你提升这 4 个素养。这样说起来就比较专业。
说话人 1
那么数学老师可以这样答,学习了数学,我可以让孩子提升 6 个方面的素养,那么你的孩子这 6 个素养要不要啊?所以这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科铸魂,是学科的灵魂。
说话人 1
老师们看学科育人目标的升级。在 1952 年,国家颁布了中学教育暂行规定。可能老的教师都比较熟悉,我们把它称为双击。一个是基础知识,一个叫基本技能。双膝是以一个优势经过了 50 年到 21 世纪,反思我们的目标,育人目标。双击离异人还是有一段路程。所以提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是个里程碑式的进步,从书到人已经走出了一大步。如果量化 1.0 是输一是学生双击就是0.3,三维目标就是0.6。经过了 15 年,现在讲学科素养就是0.7、0.8,越来越接近人了,我们的目标越来越描述在学生身上。所以讲的 1.0 版、 2.0 版、 3.0 版。
说话人 1
更通俗的就是说双肌就像剃头,三维目标叫理发,学科核心素养叫美发。美发要不要剃头呢?美发当然要剃头,学科核心素养要不要?知识当然要,知识是能力素养的基础。现在只讲双击,不够从目标的角度来讲,这个双击不够,这也是从剃头到美发,也是因为社会发展了,大家都有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了,所以从剃头到理发到美发,那么我们的教育呢?也是家长和学生对理想的教育,对美好的教育的需求提高了,所以要从双击走向三维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学科核心素养。
说话人 1
我们再来看知识技能、能力素养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拿开汽车的例子来说,交通规则就是知识一库,就是技能知识,技能怎么变成能力,一定要有情境,所以为什么要进行路考啊?为什么要进行夜考?这叫情境,你给他晴晴,那么才能变成能力,最后就有了驾驶能力。那么有驾驶能力怎么变成素养?有能力不一定有素养,能力怎样变成素养,一定要经过学习者反思。要让学生自悟到素养一定要靠自己悟出来。素养不是直接教出来的,我们要引导孩子进行创造性的反思学习。安全驾驶就是关键能力,礼貌行车就是必备品格,尊重生命就是价值观。
说话人 1
如果我们只教学生知识技能,我们只是在教学生读书,如果教他学开车,我们是教他在做事。如果我们给学生素养,那才是教他做人,才是育人。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都是唯己之学,都是先学做人,再学做甚。其实我们发扬中华传统,就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做事先做人,这才是我们的素养教育。所以课程设计要从素养出发,教学实践还是要用具体的知识技能。只是不要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教了学生知识之后,怎么才能给他情境,让他表现出能力,提供情境让学生问真实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老师怎样能够让学生不断的去反思,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体性去反思、去悟,才能变成素养。
说话人 1
交通规则上说绿灯型红灯停,如果碰到黄灯怎么办?在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怎么办?没有交警在场,没有摄像头等等。那么一个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念在这个时候就很重要。知识越多,能力越强,不等于素养越好。价值观怎么评价?素养怎么评价?怎么评?一个人有没有驾驶素养?你把他的那个行车记录仪拿出来分析一下,就知道它有没有驾驶素养,所以为什么现在要搞综合素质评价?我们老师要换一种方式来思考,这就是关于学科核心素养。
说话人 1
在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课标修订所对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 10 个国家的高中物理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对美、加、奥、英、德、法分、日本、韩、俄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本地区的物理课程标准进行了文本对比。尤其是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芬兰、韩国 VI 个国家与我国进行了系统比较。
说话人 1
总体看各国的课程标准皆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凸显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深化学生对学科核心概念、科学本质科学探究、科学与社会技术、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注重对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创新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内容的整体性,注重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实验在真实科学活动中印有的地位等比较可持。
说话人 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总体上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课程文件一致,大部分具体内容均有覆盖,但对类似科学论证、科学本质等内容还需加强。通过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可知,我国高中物理教材的难度处于中等水平,不是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因素。这些比较研究为修订组把握高中物理课程国际发展趋势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下面我们看高中物理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说话人 1
多年的改革和实践使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践。教师普遍认同物理学科是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对物理课程的定位准确与非常准确的比例最高,分别占到 56.77% 和27.06%。教师基本上认同物理课群的培养目标不仅仅在于物理知识的传授和获得,更重要的是物理思想与方法的渗透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认同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认为模块思想的提出是一种选择性的体现,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认同并实施了多样化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得到教师们的关注和认可。
说话人 1
第二个方面有效地促进了物理教师对学科教育价值的认识。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建了物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这些都是对原教学目标体系的突破。
说话人 1
老师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结果的教学,更加注重客观地展现物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一个个物理问题情境中获得概念、发现规律,深化知识的理解,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研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这表明教师充分认识物理课程的意义及其教育的价值。
说话人 1
第三个方面有效地促进了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实验课标在内容上提出了关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强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与新的科学思想的关注。的这些变革主要反映在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广度、物理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实验课标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物理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追求,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的讲解等。其中,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认同比例最高。
说话人 1
实验课课标所倡导的科学探究教学,大多数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开展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这反映了作为内容的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关注。当然,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可操作性还需加强。课程内容有待调整,更新必修与选修的课程结构仍需完善课程标准对高考的指导作用期待加强。等我们看上一轮实践稿中高中课程标准是这样的结构,两个必修模块为物理必修一、必修2。第三个模块是在 1- 12- 13- 1 里面选学必修学分能保障学生的基本素养。
说话人 1
设置了三大系列,第一系列是有人文倾向的,希望学生学与他们相关的物理学。第二系列侧重动手的,希望喜欢动手选工科、农科的这些孩子学 2 系列、 3 系列比较系统,对理科特别感兴趣,有物理特别爱好的学生学 3 系列课程结构是有选择性也有系统性的。因为利热电光源结构上是系统,这在课标里是呈现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招生、考试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选修 2 系列和一系列名存实亡,因为不考试 3 系列由于 3- 13- 23- 5 必考,所以也就成了必修模块。
说话人 1
接下来选考模块 3- 33- 4。由于选考是选模块,所以基层的教学你考什么模块,我就教什么模块。导致的结果就是没有选择性,因为你考什么我们教什么,这里设置的选择性就没了,系统性受到影响。系列三刻成立,热电光源是齐备。但由于考模块有的省选考 3- 3,他就只学热学,光学,园子物理学就没有学了,有的省选考 3- 4,那么热血原子物理就没有了,所以系统性受到影响。这是前一轮实验稿带来的问题。由于招生、考试等相关因素,原课标设计了,但推进过程中受到影响,在这一轮的修订中继续以往好的特点调整。以往不足的地方还有一个方面,物理课程的内容的难度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教师们普遍认为一周两课时不可能完成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例如镜电厂的学习相对抽象,还需要力学的知识内容,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因此对选修模块 3- 1 的教学一般都会超过 36 课时,在实际教学中甚至达到 48- 60 课时。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学校基于学生的层次不同,可能采用每周 3 课时、 4 课时与 5 课时等开始。下面我们看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我们看课前标准。
说话人 1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物理学基于观察与实验建构物理模型、应用数学等工具,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物理学对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自然科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推动了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说话人 1
我们提取出关键词影响的学科,自然科学、材料、能源、环境、信息,推动社会改变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发展。深化认识、探索奥秘、宇宙宏观至微观发展思维建模推理、论证创新等态度,责任价值观、 STSE 制度规范等基础科学是研究之母。一个国家能否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需要基础科学领域的响亮发生。
说话人 1
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记忆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高中物理课程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提炼学科育人价值,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挑战打下基础。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物理观念包含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三个要素。
说话人 1
科学思维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四个要素。
说话人 1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作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说话人 1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主要包括科学本职、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三个要素。
说话人 1
以上对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将有利于促进我们思考物理学是什么?物理课程的功能是什么?如何从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进行物理教学?老师们要深入思考。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基础上的整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培养的综合性,更加注重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落实。我们看 2017 版课程标准与 2003 版实验版的对比,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 2017 版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着力发展核心素养。课程的基本理念零三百课程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说话人 1
注重体现学科本职培养物理核心素养课程结构。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注重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终身发展的需求。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法。课程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课程目标由三维目标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说话人 1
老师们看新版的物理课程结构。
说话人 1
新课标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诊、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休息,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课程标准中合理确定了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有关学分的设置在自驱教育厅发布的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有明确的解释说明,老师们可以去关注学习。
说话人 1
选修模块有三个选修一,物理学与社会发展跟人文有关。
说话人 1
选修2,物理学与技术应用跟技术应用有关。选修3,近代物理学初步跟进一步的物理前沿有关。
说话人 1
我们看必修模块,学生必做实验必修。一,有 4 个必做实验必修。2,有 3 个必做实验必修 3 有 5 个实验必修模块总共有 12 个实验选择性必修。一有 4 个必做实验必修 2 有 3 个选择性必修 3 有两个,总共 9 个。写。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必须通过实验或观察进行教学的物理知识项目统计。我们看修订稿中的项目数明显比实验稿增加。
说话人 1
从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践,从实验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加强了物理实验内容,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中规定了 21 个学生必做实验。这些实验的提出既考虑了在不同内容板块的分布,也考虑了必修与选择性必修的布局。既考虑了常规的验证实验和测量实验,还考虑了具有开放程度的探究实验和制作实验。相对实验稿而言,专门提出学生必做实验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体会科学,探究内涵,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
说话人 1
新课程标准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划分成了若干水平等级。我们看物理观念分成了五个水平等级。水平一,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现象,具有将物理学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水平二,形成初步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能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水平 3 具有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水平四,具有清晰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工作和生活实践水平。五、具有清晰系统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有效指导工作和生活实践。在物理观念的五个水平等级的描述中,包含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三个要素。那么五个水平等级从水平 1 至水平 5 是依次递进的,我们提取出关键词就可以看出。
说话人 1
我们再来看科学思维。水平,一能说出些简单的物理模型,能对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分析,能区别观点和证据,知道质疑和创新的重要性。水平二,能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应用常见的物理模型,能对比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获得结论。能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质疑和创新的意识。大家看,从水平 1 至水平 5 在语言的描述上仍然是递进的关系。我们再看第二个层面,科学思维包含四个要素,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在每一级水平中都有对应的表述。
说话人 1
我们提炼出关键词,那么从语言描述的界定上体现了这种递进的关系。科学探究。老师们仍然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学习。一个是语言描述的递进关系,一个是描述内容对应的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四个方面。
说话人 1
这是科学态度,以责任。
说话人 1
为了加强高中物理课程的可评价性,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修订组依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及其水平,结合课程内容的要求,制定了学业质量要求,并且根据问题情境的复杂程度、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念的综合程度等对血液质量划分了不同水平。
说话人 1
高中物理学业质量水平分五级。
说话人 1
其中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血液质量水平。适用于高等院校招生的学业水平等即性考试的命题依据血液质量水平的划分,有利于教师血液质量观的改变,进一步明确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看血液质量水平一,那么它有四段话。第一段话初步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能将其与相关的自然现象和问题解决联系起来。那么这句话的表述对应的是物理观念。第二段能说出一些所学的简单的物理模型,知道得出结论需要科学推理,能区别观点和证据,知道质疑和创新的重要性。很明显,这一段描述的是科学思维的四个要素,构建模型等。第三段具有问题意识,能在他人指导下使用所学的简单的器材收集数据。能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具有与他人交流成果、讨论问题的意识。这一段描述的是科学探究。第四段认识到物理学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对自然界有好奇心,知道学习物理需要实事求是,由与他人合作的意愿,知道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存在相互联系。我们看水平 2 的描述内容结构和对应的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致的,但是在语言的描述上有递进关系。看第一段,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能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看水平。三、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能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看水平 4 的第一段话,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综合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水平五、第一句话能清晰系统的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老师们从水平 1 至水平 5 血液质量的划分所对应的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我们要通过语言的描述找出这种递进的关系,核心素养和血液质量标准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呢?我们看他们有关联,但有一些区别。我们以物理观念为例。在核心素养的水平里,我们更加强调的是物理观念的递进,跟物理观念用的关键词也是有差异的。在学业质量标准中,我们用的关键词更加和概念规律的学习是有关系的,相对而言更加具体一些。水平。二是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水平。四是等级性水平考试的依据,所以在语言的描述上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说话人 1
我们看课程内容,必修一。新课标中。必修一的三级条目的内容。我们看1.1.1,这是三级条目的表述,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1. 一点二,经历质点模型的建构过程,了解质点的含义。知道将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能将特定实际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质点。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思维方式,认识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1.1.3 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实验探究云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一点 1.4 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那么从三级条目的表述中包含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这些方面。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不同的知识点内容所包含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方面也有所不同。我们看在课程内容中提供了样例、非刚性要求,为我们的课堂教学选择留下了空间,增加了灵活性。
说话人 1
课程内容中还有活动建议,也是非刚性要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参考。
说话人 1
课标中也有了教学提示,我们看必修一的教学提示。本模块注重在机械运动情景下培养学生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模型建构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这句话是指的核心素养。教学中应根据本模块所学物理模型的特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多个角度创设情境,提出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建构物理模型的必要性及方法等。
说话人 1
让学生精力建构速度、加速度力等重要物理概念的过程,了解测量这些物理量的方法,进而学习定量描述生活中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方法。通过探究物理物体间相互作用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等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这部分的描述是讲如何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
说话人 1
地修一的学业要求。总共有四段,我们看第一段能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物体的直线运动,能用云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能对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能从物理学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自然与生活中的有关简单问题。这一段很明显描述的是物理观念。第2条了解建立质点模型的抽象方法和质点模型的适用条件,能在特定情景下将物体抽象为质点,体会物理模型建构的思想和方法。通过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的建构,体会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知道证据是物理研究的基础,能使用简单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对科学思维提出的学业要求。
说话人 1
第三段会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等实验,能明确科学探究实验要解决的问题,知道制定实验方案是重要的,有控制电量的意识。会使用基本的力学实验器材获取数据。能用物理图像描述实验数据,能根据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知道实验存在误差,能表达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这是对科学探究的学业要求。第四段通过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认识物理学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具有学习物理学的兴趣,这是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学业要求。
说话人 1
新课程标准中通过各类提示及建议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课程标准强调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融入课程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内容要求还是实施建议等,皆注重引导教师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课程标准中的样例与活动建议是对内容要求的进一步细化。教学提示是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出的教学建议。学业要求则是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提出相对应相关内容的要求。教学与评价建议,引导如何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教学与评价工作。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则从考试设计要求、命题建议、试题案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这对考试评价、对课程实施、教师教学等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看今天交流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新课程改革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如何将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变为切实可行的实施课程呢?第一个方面注重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说话人 1
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具有物理自然观,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具有科学思维特质,懂得推理,善于论证,勇于创新,成为科技探索者,善于发现,有效解决问题,能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享受我国嫦娥飞天、蛟龙深浅、量子纠缠、探索领先等国力提升的喜悦,有更好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努力的境界与负责任的金怀。
说话人 1
第二个方面注意加强课程标准的统领与权威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数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在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接应,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在后续的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中,接应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说话人 1
第三个方面注意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考试评价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学业水平考试应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测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业质量水平,应注重体现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管理者、命题者和教师等应共同探索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既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重视学生进步过程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说话人 1
评价的原则、目的明确,评价应与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目的。评价药可信、有效可信。评价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评价工具指向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全面深入,以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检查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说话人 1
二、深入检测学生核心素养,判断学生所达到的核心素养水平。主体多元,方式多样。一、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角色在评价中的作用。二、将单向评价与整体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激励进步,将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第四步,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源的管理与利用。从国际比较的结论来看,与国际同类教材比较,国家高中物理教材文本的难易程度大致处于中等水平,但是我国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则很重。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更多选择教辅用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课程教辅资源等进行审查与管理,以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学的内涵。
说话人 1
今天交流的第四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以大单元教学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学科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了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对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来讲,培养学生们的物理观念,帮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与科学态度责任,这些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准。
说话人 1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以往教学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其物理观念,而在其他能力培养中,未能够体现出应有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实际教学未能够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导致高中物理教学往往与当前新课改理念出现着一定的偏差。为了能够解决这种问题,需要老师们能够基于教学课时目标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的引导下,为学生创建更为真实的情景教学,在贯穿整个单元教学中促进培养学生们的物理核心素养。
说话人 1
从核心素养角度上来看,高中物理教学单元设计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培养学生们的物理技能,对学生们灌输物理知识点的主要过程。因为教学单元设计的目的包括培养学生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老师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学情水平以及物理探究能力等实际状况,以培养学生们的物理探究能力为目的,在这过程中有效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说话人 1
所以在物理教学单元设计当中,可以充分结合物理知识点主题并建构结构化的教学单元。而实际教学内容则需要兼顾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能够从整体上把控好物理教学单元设计的主要培养目标,才能够促进单元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从现如今的高中物理教材中可以看到,力学、光学、电磁学、热力学、原子物理等板块是高中物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分析研究不同板块下的物理教学内容,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存在的内部逻辑结构,对于合理掌握科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任务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说话人 1
尤其在曲线运动单元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平抛运动以及匀速圆周运动的主要过程,并在实验观察中感受各种物理实验研究方法,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们理解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等物理概念。对于深化学生们在整个力和运动单元教学中内容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教学作用。与此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能够从自主观察中了解到物理运动以及相互作用的原理,能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类物体问题时,合理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说话人 1
在传统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实际教学多以灌注学生们的教学知识点、教学重难点内容为主,并在知识点讲解、例题精讲、作业练习中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在这样的传统课时设计模式下,学生们往往很难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思想下理解不同主题单元下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更无法在课时设计教学中形成结构化的系统知识体系,尽管这种教学设计模式在帮助学生们提升考试成绩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然而很难有效培养学生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能够兼顾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以促进传统课时设计转化为单元教学设计。
说话人 1
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比如在静电场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在单元设计中摆脱以往的传统思想思维束缚,能够结合单元教学核心来从不同主题下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对于静电场单元教学来讲,其单元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们认识并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因此,老师们需要从力的性质、能的性质以及电荷守恒的实际应用这三个主题内容中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在力的性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场的概念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果单纯依靠理论讲解,则很难真正帮助学生们认识电厂。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操作情景开展教学,比如引导学生们应用电笔来检测电场,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电场的存在,强化学生们对电场的理解与认识。再比如,在能的性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重力场性质与能的性质进行对比,使学生们能够对电场、能电视等概念有着更为充分的理解。
说话人 1
最后,在电荷守恒定域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引导学生们开展相应的物理实验,使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电场力能的性质,对于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要能够使学生们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来验证库仑定律以及电荷守恒定律。在类比归纳过程中促进自身物理核心数量的有效提升。从发展角度上看,可以将教学设计视之为一种教学整体框架,这种教学整体框架需要建立在学生们的实际学情水平之上,并在其中通过改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及其探索教学转型途径,使教学单元设计服务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能够站在课程改革标准角度上深入分析教材,理解教材内容。
说话人 1
比如在教学设计之前可以思考本教学单元的教学核心内容在于哪些,而在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中有哪些?以教以物理教学单元设计来讲,思考单元教学内容对学生们的物理综合能力具有哪些作用,以帮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怎样的教学活动来丰富单元教学设计等等。除此以外,还要能够引导学生们学会站在发展角度上思考物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某些物理科学的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们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总的来说,在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的主要目标。提高学生们在物理学习中的综合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能力与物理态度。对于教学设计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需要能够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思想,结合学生们的实际认知水平,充分提高单元设计质量。今天的交流就到这,谢谢各位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