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滁州市
《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8-69页教材分析
这节内容主要是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包括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例题直接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使用人民币的经验,认识了1元以下的人民币,生活中接触过面值较大的人民币,有的学生可能认识这些人民币,学生很容易识别。教学目标
1.在取币、换币、付币中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2.通过模拟购物的活动,初步体验购物的过程,学会简单的购物。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4.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重点难点
付币、找币的策略教具学具
大于1元的人民币和有关的宣传资料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探究
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你们还见过哪些人民币?(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序板书: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引出新课题——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2.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在小组里有序交流,说一说你认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是怎样识别的。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
3.讨论:同学们真聪明!你还能说一说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吗?(学生说的不完整的地方,教师加以补充,并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设计意图:教师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从学生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出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自由的说说是怎样识别的,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小组里的讨论,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机会,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二、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1)讨论:怎么连线?
(2)启发:可以根据物品的价钱找到需要的人民币,也可以根据人民币的面值去找刚好能买的物品。
(3)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说连线时是怎样想的。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仔细观察每幅图的人民币面值。
(2)独立填空。
(3)交流:学生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值是怎样算的。3.“想想做做”第3题(1)指名说说题意。(2)各自独立填空。(3)交流换币时的想法。
(4)拓展:1张5元的人民币还可以怎样换币?1张100元、1张50元的人民币呢?
4.“想想做做”第4题
(1)组织讨论“买一个计算器和一台收音机,一共要多少元?”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计算。
(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个计算器比一台收音机便宜多少元?
5.“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讨论“一个足球多少元?”(2)学生自己完成,并说说怎么算的。6.“想想做做”第6题
(1)组织讨论“买一支铅笔和一把直尺,一共要几角?”(2)独立完成。
(3)小组讨论“买一把铅笔刀,付出1元,应找回几角?“(4)学生自己完成。
(5)交流,说出自己是如何让算的。
设计意图:“想想做做”中的6题主要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取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情境图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既有充满挑战的思考,更有与现实生活亲密接触的愉悦。三、总结评价,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今天表现的很好,能用一句话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回家后参加一些购物活动,既能帮助爸爸、妈妈,又能锻炼本领,大家愿意吗?不过要注意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板书设计
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
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教学反思
1.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中认识了大于1元的人民币,通过模拟购物的活动,初步体验了购物的过程,并学会了简单的购物。
2.在课堂小结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实际购物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合理使用人民币,养成节约好习惯“的教育。